洛水之畔,天地坛。
九重汉白玉阶垒砌的祭坛巍然耸立,在铅灰色的天幕下更显庄严肃穆。旌旗猎猎,仪仗森然。太子李显身着玄色冕服,头戴十二旒冠,虽面色略显苍白,但在这特定场合下,倒也勉强撑起了储君的威仪。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坛下,鸦雀无声。
祭坛四周,已被千牛卫与金吾卫层层戒严,但远处洛河对岸,乃至更远的街巷屋顶,仍聚集了无数翘首以盼的百姓。他们听闻朝廷要举行大祭,镇压引发怪病的“秽气”,心中既怀有敬畏,更饱含着对安宁的渴望。
狄府书房内,气氛同样紧绷。狄仁杰并未亲临祭坛,他坐镇中枢,与如燕一起,通过李元芳等人不断传回的消息,感知着全城的气象变化,尤其是那口枯井周围的动静。
“叔父,祭礼即将开始。”如燕轻声道,目光不时瞟向窗外阴沉的天空。
狄仁杰微微颔首,闭目凝神,手指在膝上无意识地划动着那“净邪光域”的激发轨迹。他在尝试以一种更宏观的方式,去“感应”那所谓的“信念”与“气运”。
天地坛上,吉时已到。
礼官高唱:“告天——!”
钟磬齐鸣,庄重而悠扬的乐声回荡在天地之间。太子李显手持玉圭,依循古礼,一步步登上祭坛最高处。他深吸一口气,展开由当世大儒精心撰写的祭文,朗声诵读。声音通过特制的扩音装置,清晰地传向四方。
祭文并未直言地底星陨之秘,而是以恢弘的笔触,颂扬大周承天受命,德披四海,痛陈前朝失德,遗留祸患,殃及当下。文中强调,陛下爱民如子,朝廷上下同心,必能克服时艰,祈请天地祖宗,护佑神都,镇邪祛秽,还百姓清平……
起初,这似乎只是一场程式化的仪式。但随着太子略显紧张却无比真诚的声音持续回荡,一种微妙的变化开始产生。
坛下的百官,或许起初各怀心思,但在此庄严氛围下,也不由自主地收敛心神,生出对王朝的敬畏与责任。而远处观望的百姓,听着那宣告朝廷决心、承诺安定生活的言语,看着那庄重的仪式,连日来的恐慌与不安,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和寄托的出口。他们开始低声祈愿,希望这场祭祀真能带来奇迹,希望家人平安,希望生活恢复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