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不了?”
郑森猛地抬头,眼神里满是不敢置信,又带着一丝无力。
他穿越过来,废户籍、改科举、设商部,就是想把这根性挖掉,可现在才发现,这根性扎得比他想的深。
“冯大人,你忘了?你当年在江南,是怎么把自己的粮分给百姓的?”
“你能做到,为什么他们不能?”
“陛下,臣是见过饿殍的。”
冯厚敦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往事的沉重。
“崇祯十五年,江南大旱,臣亲眼见一个母亲把最后半块饼塞给孩子,自己饿死在路边。”
“可那些士绅,他们没见过,或者说,他们不想见。”
“他们躲在深宅里,看着佃户交租,看着仆人伺候,早就忘了‘百姓’是什么样。”
“忘了就让他们记起来!”
郑森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按在济南的位置,指腹下的“济南”二字像是要被按进地图里。
“我们改革科举,是为了让寒门子弟有出路,不用再看士绅的脸色。”
“设商部,是为了让百姓能赚钱,不用再靠士绅赏饭吃。”
“废户籍,是为了让百姓能走出去,不用再被士绅绑在地里!”
“我们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打破‘士绅掌权、百姓受苦’的循环!”
“现在北方百姓在喊救命,我们不能等!”
他转身,目光扫过殿内的大臣,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传朕的旨意,三日后午门誓师,北伐!”
“陛下!”
李率泰连忙上前一步,语气里满是焦急。
他是兵部尚书,知道军队的底细:“现在南京粮仓只有八十万石粮,留三十万石供江南用,只剩五十万石。”
“燧发枪只有五千支,红衣大炮一百门,连一半军队都装备不全!”
“这时候北伐,士兵们要饿着肚子、拿着刀去拼清军的火器,这不是送死吗?”
“饿着肚子?那就去买!”
郑森打断他,语气却没了之前的怒火,多了几分务实。
“商部刚收了五十万两江南商税,让他们立刻去浙江、江西的商户那里买粮,按市价加两成,商户们不会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