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存在本质

苏清寒在凌天怀中缓缓调息,永爱之花的光芒如同温润的玉液,滋养着她方才与虚无意念对抗时耗损的心神。生命医师的升华,让她对“存在”的感知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微观与宏观交织的层面。她不仅能感知生命的脉动,更能隐约触碰到构成“存在”本身的、那更为基础的“弦”。

“凌天,”她轻声开口,声音还带着一丝虚弱,却蕴含着洞彻的明晰,“我好像…‘看’到了更多。园丁之所以执着于创造‘永恒静滞花园’,或许正是因为他无法忍受‘存在’本身那固有的、深不可测的…不确定性与有限性。”

凌天轻轻抚着她的背,眼神专注:“《道德经》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运行,本无仁与不仁,只是自然如此。这‘自然’,是否就包含了我们所见的一切,包括诞生与消亡,确定与随机?”

苏清寒点头,指尖微光流转,勾勒出一个不断生灭的微小光点:“你看,即便在最基础的粒子层面,‘存在’也并非铁板一块。量子涨落、真空起伏…‘无’中随时生‘有’,‘有’亦复归于‘无’。这生生灭灭,方是存在的常态。园丁想要的,是让这永不停息的舞蹈彻底停止,让一切定格在他认为‘完美’的一帧。这本身就是对‘存在’最大的背离与亵渎。”

“空性”与“妙有”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苏清寒引导着凌天,将感知共同沉入永爱之花所连接的那片生命本源之海。在这里,“存在”呈现出更加奇妙的面貌。他们“看”到,万物并非孤立坚固的实体,而是由无数因缘(关系、条件、信息)暂时和合而成的现象。如同《心经》所揭示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事物没有独立不变、永恒主宰的“自性”;“色”则是指这缘起缘灭、依他而起的纷繁现象世界(妙有)。

一个星系的生灭,一个文明的兴衰,一段爱情的萌发与沉淀…无不是众缘和合,遵循着深层的因果与概率律,却又在每一个节点上,因意识的观察、情感的注入、自由的选择,而呈现出无限的可能与独特的价值。

“园丁恐惧的,正是这‘空性’。”凌天了悟道,“他无法接受他自身,以及他所创造的‘完美秩序’,本质上也是缘起性空,终将流转变迁。所以他拼命想要抓住点什么,打造一个永恒的‘自性’堡垒,却不知这恰是背离了存在的真相,陷入了最深的‘我执’。”

苏清寒接口道,眼中充满了悲悯:“《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能理解这‘缘起性空’之理,便能于变化中安然,于无常中见常(规律与可能性),于有限中体验无限(意义与创造)。这或许才是面对存在本质的…健康态度。”

自由意志:存在之冠上的明珠

在对存在本质的探索中,那个困扰了无数哲人与科学家的终极问题再次浮现:自由意志,在这看似被物理定律与因果链条统治的宇宙中,究竟是幻象,还是真实的存在?

他们以自身为样本,进行最深度的内观与剖析。当凌天决定举起桃木杖,当苏清寒选择绽放永爱之花时,他们能清晰地“看”到,那并非仅仅是神经电流或量子过程的被动产物。在那决策的瞬间,有一个超越单纯物理化学反应的、属于“意识”本身的原创性力量在运作。这种力量,能够审视各种可能性,能够基于价值、情感、信念进行权衡,并最终做出并非完全由过去因决定的创造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