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长安事

长安城,太极殿内。

李世民独坐御案前,指尖抚过奏折上密麻麻的字迹。两个月前汉王府那场惊天爆炸,至今仍如一根尖刺扎在他心头。

百骑司统领李君羡方才秘密禀报,查探依旧毫无进展,那些引发爆燃的物事,竟真如凭空出现般,寻不到半分踪迹。

所幸时日渐久,风波渐息。长安百姓已不再热议那夜异象,宫中发布的“雷击失火”告示看似平息了议论。

可李世民知道,满朝重臣心里都明镜似的:什么样的天雷能留下那般深坑?什么样的失火会炸出满地残肢?

“咳咳咳…”一阵急咳打断思绪。

太监总管张瑾急忙奉上温茶:“陛下保重龙体。”

李世民饮了口茶,忽问道:“皇后近日如何?气疾可有好转?”

张瑾躬身回话:“太医院尚未有新消息。不过娘娘洪福齐天,又有陛下圣威庇佑,定能凤体安康。”

“圣威?”李世民哑然失笑。王惊尘遇刺的线索刚有眉目,汉王府又生出这等蹊跷,这算什么圣威?

……

越王府内,李泰正与文学馆学士们高谈阔论。王珪静坐一旁,看着这个最得圣心的皇子纵论经义,不时颔首。

平心而论,李泰确实文采斐然,可惜这些锦绣文章,终究不是储君应有的器量。任凭越王如何暗示拉拢,王珪也始终四两拨千斤地避开话锋。

然而最令他忧心的是幼子敬直。

自与南平公主订婚后,这孩子总往越王府凑。今日若非他在场,怕是早被李泰借“公主相请”的由头唤来了。

“王公?”李泰不知何时凑到近前。

王珪收回心神:“老臣失仪,殿下见谅。”

李泰抚掌笑道:“王公定是惦念家中公子了?崇基兄如今在吏部风生水起,敬直又尚了公主…”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精光,“莫不是在牵挂远在嶲州的‘酒谪仙’?”

满座学士皆会心而笑,谁都听得出这话中的拉拢之意。

王珪执起茶盏,氤氲水汽模糊了神色:“劳殿下挂心。老臣方才是在想,今日辩经的题目——‘君子不器’,倒是颇值得玩味。”

他抬眼望向李泰,目光温润如古玉:“譬如这茶盏,盛茶便是茶盏,盛酒便是酒器。君子当如清水,随方就圆,岂可拘于一格?”

李泰笑容微滞,旋即朗声大笑:“王公高见!来人,换新茶!”

檐下风铃轻响,将这场机锋交错的对话,吹散在初夏的风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