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家搬迁后,陈娇很快在部队里开启了她的教学生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将那份精心编纂的《基础炼元功》悉心传授给一批又一批挑选出来的精锐战士。
随着受训人员基数不断扩大,功法带来的效果也日益凸显,战士们的耐力、爆发力、身体恢复速度乃至精神专注力都有了显着提升。
部队的整体作战素质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这部功法的含金量,在严格的实践检验中,得到了无可争议的肯定。
看着这些年轻战士们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陈娇心中萌发、滋长。
她注意到,如今社会节奏快,压力大,许多年轻人沉迷电子产品,疏于锻炼,“亚健康”几乎成了常态。
校园里,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也令人担忧,近视率高,体能下降,甚至有的孩子跑几步就气喘吁吁。
她不禁设想:如果能有一部更为简化、安全、易学,适合融入基础教育体系的养生功法。
让全国的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和修炼,潜移默化地改善体质,那么十几年、二十年后,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是否会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她知道这个想法有些宏大,甚至带着点理想主义色彩,但她从不是空想家。
深思熟虑后,她将自己的构想整理成详尽的报告,提交了上去。令她欣慰的是,上级部门对此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和开放的态度。
“少年强则国强”并非一句空话,提升青少年体质是关乎国家未来的百年大计。
如果能成功推行,其意义绝不亚于在军队中推广功法。
得到了支持,陈娇便再次沉下心来,投入到新一轮的钻研中。
有过一次成功编纂的经验,她对功法的原理、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理解更为深刻。
但这次面对的是身体更为娇嫩、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孩童,她必须更加谨慎,确保功法的绝对安全、温和以及趣味性,不能有丝毫差池。
她知道,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从功法的完善,到师资的培养,再到融入现有教育体系,需要一个漫长而系统的过程。
她不急,愿意做那个最早的奠基人。在工作之余,她查阅了大量儿童生长发育的资料,结合自身经验和超凡的记忆力,反复推敲、验证、简化。
这个过程,耗费了她整整三四年的业余时光。当最终将那份字斟句酌、图文并茂的《青少年基础养元法》手稿郑重上交时,她心中充满期待。
她知道,种子已经播下,能否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她,已尽了己责。
完成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后,陈娇并未停歇。那些深埋在她记忆深处的,来自末世和星际时代的武器知识,如同沉睡的宝藏,开始苏醒,隐隐发出召唤。
她的空间里曾存放过利用晶核能量的枪械、来自星际的激光与粒子武器蓝图,那些超越时代的构造与理念,曾是她生存的依仗,也曾是她与不同世界友人连接的纽带。
然而,她对武器制造本身,却知之甚少。当初收集资料,更多的是为了生存和交易,属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