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渭水风

天水城门开时,渭水刚解了最后一层冰。王双举着印绶站在城楼下,姜维带蜀兵行至护城河边,见河面上漂着碎冰,被春风吹得打旋——像极了此刻关陇的局势。

“将军。”王双把印绶递过来,指尖沾着泥,“天水粮仓还剩两万石粮,都在西仓。只是……”他顿了顿,望向渭水对岸,“司马懿派了郝昭守陈仓,他在渭水边筑了十二座营寨,把水路堵死了。”

姜维接过印绶时,指腹蹭到块冰凉——印绶边角竟凝着层薄霜。他抬头看王双鬓角,见这人几日间添了些白丝,怕不是在城楼上熬了数夜。

“郝昭的营寨,我知道。”姜维忽然笑了笑,从袖中摸出张字条,是庞统从长安送来的,上面只写着“借水行船,借风传信”八个字。“你且带百姓修整农具,过几日,咱们往陇西送麦种时,郝昭的营寨自会乱。”

王双愣了愣,没再追问。他望着蜀兵帮着百姓修补城墙——有个蜀兵正踩着梯子补墙缝,手里的泥抹得匀净,倒比魏兵平日里糊的墙还齐整。风从渭水吹过来,带着水汽,竟没了冬日的冷硬。

三日后,陈仓的郝昭正蹲在营寨前看水。渭水涨了,浪拍着寨墙下的木桩,“啪啪”响。亲兵捧着碗热汤过来,指尖被风吹得发红:“将军,蜀兵在天水造木筏呢!怕不是要顺渭水往下打!”

郝昭没接汤,只是从怀里摸出块干饼啃——饼硬得硌牙,是从散关带来的。他望着渭水上游,天水的方向被雾遮着,只能看见隐约的木影。“造木筏?”他嗤笑一声,“姜维当我是秦朗那草包?这十二座营寨,寨连寨,桩连桩,他木筏刚漂到中游,就会被咱们的箭射成筛子。”

话没说完,上游忽然飘来些东西——不是木筏,是捆成束的麦秆,秆上绑着小布条,被风吹得鼓鼓的。布条上写着字,魏兵捞起几束,凑到跟前看——上面写着“蜀军在陇西分麦种,一亩地给三升”“郝昭闭寨不种地,秋来百姓要挨饿”。

“胡闹!”郝昭把布条扯下来往水里扔,可麦秆漂得快,转眼就漂过了两座营寨。下游的魏兵都看见了,有个兵卒凑过来,声音发虚:“将军,俺家就在陇西……要是真分麦种……”

“闭嘴!”郝昭踹了他一脚,可心里却沉了沉。这些兵卒多是关陇本地人,家里本就种着田,如今雪化了,正是翻土下种的时候——蜀兵在天水分麦种的事要是传开,营里的人心怕是要乱。

更乱的事在第二日。清晨刚起雾时,渭水对岸忽然传来牛叫——不是一两声,是成片的牛哞,混着人的吆喝:“往南坡运!那边土肥!”“这袋麦种好,颗颗饱!”

郝昭扒着寨墙往外看——对岸的坡上站满了人,蜀兵和百姓混在一处,牵着牛,扛着犁,正往地里撒种。有个老乡举着锄头往土里刨,刨出个坑就扔粒麦种,动作熟稔得很。

“将军!”亲兵慌慌张张跑过来,手里捏着张蜀兵射过来的箭书,“天水送来的信!说……说陇西各郡都派人去天水领麦种了,连徐邈守的南安以西,都有老乡偷偷往天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