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时光里的守护者 1

“平安,你师父张九锁没跟你细说过灵异局的来历吧?” 沈青梧靠在栏杆上,望着远处京城的灯火,声音比平时温和些。

“之前没跟你细说,是怕信息太杂乱。” 她翻开册子,指尖落在泛黄的书页上,“灵异局并非三司,而是‘三司一堂’的架构。镇魂司、拘灵司、天枢司各司其职,如同鼎之三足;而执律堂也就是以前的执律司,则独立其上,是整个局的‘衡器’,缺一不可。”

她放下茶杯,从书柜深处抽出一本深蓝色封皮的册子,封面上烫金的 “灵异局司典” 四个字泛着沉稳的光 —— 这是局内成员才有权查阅的内部典籍。

我凑近书页,只见上面用小楷清晰标注着各司职责,旁边还附着浅红色的批注,像是历代主事留下的补充。“青梧姐,那拘灵司和天枢司,具体管什么?我之前只遇到过镇魂司的人。”

“你在清华园里见过的那只总蹲在老图书馆檐角的灰猫吗?” 沈青梧突然问。我愣了愣,想起每次去找奶奶时,那只猫总会盯着我口袋里的桃木锁看,眼神格外灵动。“它就是拘灵司的‘探灵使’。” 她笑着解释,“拘灵司管的是‘精怪’—— 不是作恶的邪祟,而是那些因天地灵气、人文气韵凝结而成的生灵,比如古树成精的‘木灵’、古籍滋养的‘书魂’。它们本无善恶,但若被人利用或自身沾染邪气,就需要拘灵司的人去引导、约束。”

她翻到下一页,指着一幅插图:画中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人,正用竹笛引导一缕淡绿色的雾气,雾气里隐约有书页的轮廓。“这是拘灵司的‘引灵术’,他们不用桃木锁这类镇邪法器,反而常用竹笛、古琴、墨锭这些带着文气的物件 —— 因为精怪怕的不是‘镇’,是‘化’,用文气化解它们身上的戾气,让它们回归原本的形态。比如去年北大未名湖的‘荷灵’,因为有人扔了带邪气的旧书,它变得焦躁不安,是拘灵司的人用古琴弹了三天《秋水》,才让它平静下来。”

“那天枢司呢?” 我想起刘崇文用的松烟朱砂墨,还有文渊阁伪造身份的手段,“是管像‘丝魂寄身’这样的邪术吗?”

“不止。” 沈青梧的神色严肃起来,“天枢司管的是‘人间邪术’,包括邪术的研发、传播,还有利用邪术作恶的人。他们更像‘邪术研究者’和‘预言者’—— 既要分析邪术的原理,找出破解之法,还要根据历史案例和当下线索,预判邪术可能蔓延的方向。比如这次‘三刘崇文’的局,天枢司早在半年前就从一本民国时期的《邪术秘录》里,发现了‘丝魂寄身’可能被复刻的痕迹,提前给镇魂司和守文阁发了预警,可惜我们还是慢了一步……”

她的声音低了些,我知道她是在为学长的事遗憾。我摸出学长笔记本里夹着的 “松烟朱砂墨” 样本,放在桌上:“天枢司会研究这种墨吗?”

“当然。” 沈青梧拿起样本,对着灯光看了看,“天枢司有个‘邪物实验室’,里面藏着从清末到现在的各类邪术物件,每一件都有详细的分析报告。他们早就发现,松烟朱砂墨里掺了‘子丝粉末’,能增强符咒的控制力,还算出这种墨在京城的流通路径 —— 我们能找到那个送水工人周姓成员,就是靠天枢司提供的‘墨料溯源图’。”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进来的是一个穿着黑色制服的男人,袖口的徽章是银色的,上面刻着一把天平,比镇魂司的徽章更显威严。“青梧姐,这是执律司刚送来的刘崇文审讯监督报告,需要你签字。” 他把报告递给沈青梧,又朝我点了点头,眼神锐利却不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