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银针辨毒的微光

深夜的太医院像浸在药汁里的纸,连风都带着陈皮的苦香。朱元璋批完最后一本关于河南蝗灾的奏折时,铜漏刚滴过三更。他揉了揉发酸的眉心,想起坤宁宫的皇后——昨日周阿婆悄悄递来的消息说,娘娘子时咳得厉害,寅时又出了虚汗。他本想亲自去看看,可刚起身,路过太医院偏殿时,却被一缕昏黄的光绊住了脚步。

偏殿的门没关严,窗纸破了道指宽的洞,月光漏进去,映出个清瘦的身影。凌云坐在案前,青布衫的袖口沾着药渍,面前摆着个缺口的瓷碗,碗里盛着半碗清水。他捏着根银针,针身泛着冷光,对准自己的指尖轻轻一刺——血珠渗出来,他不慌不忙地将血珠弹进碗里。

血珠坠入水面的刹那,水面泛起细微的涟漪,像被石子砸中的湖面。紧接着,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散,从清透的月白,慢慢染成淡红,再变成浑浊的酱紫。

朱元璋眯起眼。他在战场上见过验毒的法子:士兵会把可疑的食物喂给狗,或者用银簪扎破指尖看血色——可这小子,居然用一碗清水试药?他往前凑了凑,龙袍上的金线在月光下闪着冷光,阴影里的脸带着几分疑惑。

凌云似有所觉。他抬头望向窗外,月光正好落在朱元璋的龙袍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像要从布料里钻出来。他并不慌张,反而笑了笑,起身拱手:“陛下深夜驾临,臣有失远迎。”

“不必多礼。”朱元璋走进屋,目光扫过案头的药材——半袋陈皮,一小包甘草,还有一堆晒得干硬的防风。“陈皮、甘草?”他拿起那包陈皮,指尖捻了捻,“虫蛀的旧货,你也敢用?”

凌云的笑顿了顿,随即恢复坦然:“回陛下,太医院按杂役份例供给。这些陈皮虽虫蛀,可臣已剔除坏的部分,用蜜炙了三遍——蜜能去燥,剩下的陈皮还能润肺。至于甘草……”他从药臼里抓起一把甘草,放在鼻端闻了闻,“配生姜熬姜茶,能温阳驱寒。皇后肺脉浮数,足心冷,这两味药,虽次,却能缓一时之急。”

朱元璋的手指顿住。他没想到这个“野路子”医正,居然能把劣质药材用到这种地步。蜜炙陈皮?生姜配甘草?这些最基础的方子,反倒比太医院那些华而不实的补药实用。

“你倒会就地取材。”朱元璋放下陈皮,忽然指向那碗清水,“方才在做什么?”

“试药。”凌云直言不讳,从袖中取出个青釉小瓷瓶,倒出些黑色粉末,“近日得报,有杂役医舍的药被掺了‘伪光’粉。臣怕误伤皇后,故每味药都先试毒。”

黑色粉末落在桌角,像堆凝固的夜色。朱元璋凑近看了眼,瞳孔骤缩:“蚀骨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