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复盘所有案发点

白衣盗 囹咙 1428 字 6天前

李府书房的门被轻轻掩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书案上,一盏孤灯散发出昏黄而稳定的光晕,将李致贤凝重的身影投在身后的墙壁上,随着灯焰微微摇曳。他面前宽大的书案上,此刻并非堆叠着公文卷宗,而是铺开了一张巨大的京城详图。羊皮纸的底色泛着陈旧的黄,上面用细密的墨线勾勒出纵横交错的街道、坊市、官署、民居,乃至河流桥梁,详尽非常。

他的手中拿着一支细毫朱笔,笔尖饱蘸殷红如血的朱砂。他的目光锐利如鹰,缓缓扫过地图上的每一个角落,脑海中如同走马灯般回放着自接手茂儿爷案以来,所有已知的、确认的案发地点,以及那些与案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场所。

笔尖落下,第一个朱红色的标记,精准地点在了东城靠近皇城根儿的区域——第二鸿府邸。那块牵扯出皇室秘辛、引来无数风波的龙凤玉佩,便是从此处不翼而飞。朱点如血,刺目地烙印在地图上,象征着此案诡谲的起点。

紧接着,朱笔移动,在西市附近一家声名狼藉、欺压茶农的茶楼位置,落下第二个标记。那里是茂儿爷早期留下猫鹰标记,引得百姓称快的场所之一。

第三个标记,落在南城一位以“善人”自居,实则放印子钱逼得人家破人亡的富商宅院。

第四个,北城一位与张世荣过往甚密、贪赃枉法的官员别业。

第五个,便是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京西官仓!

每一个朱红标记的落下,都伴随着李致贤脑海中对应案件细节的翻涌:失窃的物品、留下的标记、苦主的背景、市井的舆论……他不仅仅是在标注地点,更是在回溯案件的脉络,感受着茂儿爷那看似随意,实则充满选择性的行动轨迹。

当所有已知的案发点都被朱笔圈出后,李致贤放下了笔,后退一步,凝神审视着整张地图。

起初,这些红色的标记散落在地图各处,东一个西一个,似乎毫无规律可言,正如他之前感到的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但当他静下心来,摒弃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仅仅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去观察时,一种模糊的、此前未曾察觉的态势,开始逐渐浮现。

这些标记,并非均匀分布。它们看似分散,但若以皇城为中心向外辐射,可以发现,大多数标记都落在了京城的中部及西部区域,尤其是……西部!而且,越靠近西城旧城区,标记的密度似乎有隐约增加的趋势。第二鸿府邸位于东城,更像是一个特例,或许是因其玉佩的特殊性而被单独选中。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到了地图西侧那片用稍浅墨色标注的区域——旧城区。那里街道狭窄曲折,坊市布局混乱,房屋低矮密集,是京城三教九流汇聚、鱼龙混杂之地,也是官府力量相对薄弱的区域。

茂儿爷多次在此区域附近活动,是巧合吗?

李致贤微微摇头。以茂儿爷表现出的谋略和谨慎,其行动地点的选择,绝不可能毫无缘由。旧城区便于隐藏,易于脱身,人员复杂利于混淆视听,这无疑是其理想的活动温床。更重要的是,李致贤联想到,之前试图调查“老”、“翁”等字眼关联地点时,失联的探子正是在西城旧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