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劳苦功高,甜蜜无比

养心殿内,檀香袅袅。

年轻的皇帝身着明黄常服,端坐龙椅之上。

听完太后对青州惊心动魄之行、尤其是贾璘力挽狂澜的详尽描述,

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欣慰与激赏。

他忍不住击节赞叹:

“好!好一个忠福王!智勇双全,赤胆忠心!

母后此番化险为夷,贾卿当居首功!”

皇帝的声音带着少年天子的意气风发,显然被贾璘的事迹深深打动,

“如此国之栋梁,正当大用!”

他目光灼灼,看向刚刚被太后召进殿内、风尘仆仆却依旧身姿挺拔的贾璘,朗声道:

“贾璘听旨!”

贾璘立刻撩袍,沉稳单膝跪地:“臣在。”

“朕命你为钦差大臣,赐尚方宝剑,代天巡狩,

即刻启程川蜀,彻查、整饬盐铁转运司!

无论涉及何等品阶的官员,胆敢贪墨渎职、祸乱盐政、危及社稷者——”

皇帝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律先斩后奏!朕与母后,便是你最大的后盾,鼎力支持!”

这道旨意分量极重,几乎是赋予了贾璘在川蜀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力。

殿内空气仿佛都因这雷霆之威而凝滞。

然而,不等贾璘领旨谢恩,一直雍容端坐的太后却轻轻抬了抬手,

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强硬打断道:“皇帝。”

皇帝闻声,立刻恭敬地转向太后:“母后有何训示?”

太后的目光落在贾璘身上,那眼神看似平静,深处却流转着只有贾璘能读懂的心疼与不容抗拒的强势。

她放缓了语调,声音如同温润的暖玉:

“贾卿此行青州,深入险境,破获惊天大案,

于火海刀锋中抢得证据,更是日夜兼程、殚精竭虑护卫哀家周全。

便是铁打的身子,也经不起这般连番的熬磨。”

她顿了顿,凤眸扫过皇帝,带着毋庸置疑的“建议”,

“皇帝爱护臣子的心意是好的,但川蜀路远,盐务积弊亦非一日之寒。

依哀家看,不如先让贾卿在京城好生将养一个月,待元气尽复,精神饱满,

再赴川蜀雷霆整治,岂不更能显出朝廷的恩威,也更能稳操胜券?”

她的话语合情合理,字字句句都落在“体恤功臣”的大义上。

至于其中是否夹杂着不愿他立刻远离京城的隐秘心思,

亦或是想独占这得胜功臣一段时日的微妙占有欲,此刻便只有太后内心深处自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