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都是兄弟

“某有一言,不吐不快,还望子义莫怪。”

太史慈刚要开口,话到嘴边却被一人打断。

此人是从始至终,未发一言之人。

只是提剑护佑在何方身侧。

此刻,那人往前半步,目光落在他身上,语气沉稳,面容中自带正义。

仿佛他说的话,也是正义之言。

太史慈闻声看去,拱手道:“足下既有言,不妨直说。

只是不知,足下何人?”

“某乃河南祝公道,早年不过是郡兵营中一普通士卒。”

祝公道缓缓开口,目光飘向远处,似是回忆起往事,“当年曲军侯种辑见某尚有些勇武,便将某提拔为亲卫,让某随他左右。

彼时某以为,这便是君臣之义。

故而数次替他挡暗箭、避灾祸,哪怕刀光剑影,也未曾有过半分退缩。”

他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冷意:“可他非但不记某的功劳,反倒视某如奴仆,动辄呵斥不说,竟还让某与张白骑勾结,刺杀何军侯。

某虽为亲卫,却也知‘滥杀无辜’乃不义之举,他却全然不顾.

自此,某与种辑的君臣之义,便已断了。”

太史慈闻言,神色骤然凝重,他是重义之人,最看重忠义。

但也最见不得这般“君负臣”的事。

他下意识地看向何方,眼中多了几分探究,接而又看向祝公道。

祝公道迎着太史慈的目光,继续道:“然其不义,某却不能不义。

是以抱必死之心刺杀何军侯。

毕竟事成则行刺朝廷命官,乃是死罪。

事败更是必死无疑。

何军侯麾下豪杰如云,某身败被擒,惟求一死。

然何军侯见某在刺杀时,刻意避开流民、未伤无辜,竟只字未提审讯旧主之事,反倒亲手为某松绑,放某离去。”

说到此处,祝公道的声音多了几分动容:“此乃活命之恩,更是知遇之恩!

某感念他这份大义,便决意奉他为主,此生追随,至死方休。

这不是被迫的主仆之命,而是某心甘情愿的主仆之义。”

“公道,这话可就错了。”

何方连忙上前,拍了拍祝公道的肩,语气温和却坚定,“你我初见,便以‘义’相交。

如今你随我做事,在军中是君臣,在私下便是兄弟,休要再提‘主仆’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