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区的温暖灯光与面包香气,如同短暂而珍贵的梦境,提醒着陈家人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梦醒之后,现实依旧冰冷而残酷。储备的罐头和干粮终有耗尽之日,末世之中,稳定的食物来源是与武器和堡垒同等重要的生存基石。“种植层”的建设,紧随着生活区的完工,被提上了核心议程。
“方舟”基地内部,一个靠近水源和部分天然光照(通过巧妙的光纤导光系统引入)的区域,被规划为种植层。这里的目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农田,而是在绝对可控的人工环境下,实现高效、稳定、不受外界气候和污染影响的持续性食物生产。
陈浩再次成为技术主导,而陈默的空间能力则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再是搬运重物或精密安装,而是需要协助构建一个复杂且充满生机的人工生态系统。
种植层的核心是无土栽培系统。土壤在封闭的地下空间可能带来病虫害和污染风险,因此采用了更先进、更清洁的水培和气培技术。
陈默的任务,是将那些轻便却数量庞大的种植槽、营养液循环管道、人工光照系统以及环境控制设备,精准地部署到规划区域。
种植槽是特制的轻质合金长槽,内部铺设了用于固定植物根系的惰性基质。陈默需要将它们水平地、整齐地排列在多层支架上,确保每一株作物都能获得均匀的光照和营养。
营养液循环系统则更加精细,由主储液罐、精密泵阀、遍布各层的滴灌或喷雾头以及回收过滤装置组成。陈默必须像铺设血管一样,将那些细小的管道准确地连接到每一个种植单元,确保营养液能顺畅流通,且绝不泄漏。
最繁重的是人工光照系统的安装。为了模拟太阳光谱,促进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在天花板和层层支架上,安装数以千计的全光谱LED植物生长灯。陈默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园丁,悬浮在半空,将一盏盏灯管精准地“镶嵌”到预定位置,并完成复杂的电路连接。灯光亮起时,整个种植层笼罩在一片充满生命能量的、柔和的人造“阳光”之下。
环境控制由陈浩负责。他安装了精确的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以及空气循环设备,确保种植层始终处于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参数下。
首批种植的作物,是经过精心筛选的速生蔬菜和主食替代作物。
· 叶菜类:生菜、菠菜、小白菜,生长周期短,能快速提供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