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乡试启龙门 千生竞渡显百态

------

第一百二十二章 乡试启龙门 千生竞渡显百态

八月桂子飘香,两浙路乡试之期,终于在万众瞩目与无数期盼中,姗姗而至。

这一日,天光未亮,临安府贡院所在的街道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数千名来自两浙路各州府的学子,在家人、书童或独自一人的陪伴下,汇聚于此。他们手提考篮,背负行囊,脸上混杂着紧张、兴奋、期待与不安,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等待着决定命运的一刻。

贡院大门紧闭,门前肃立着两排手持兵戈、面无表情的军士,气氛庄严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送孙儿应试,谆谆叮嘱;有中年父母送子赴考,眼中满是期盼;有年轻妻子送夫君入场,强忍离别之泪;更有许多寒门学子,形单影只,紧握拳头,目光坚定。

陈彦、赵修远、柳云卿三人也早早来到了贡院外。赵修远依旧锦衣华服,气度从容,身边跟着两个伶俐的书童,替他拿着考篮和装有被褥、食物的箱子,显得准备充分。柳云卿则依旧是那身洗得发白的青衫,考篮简朴,但眼神中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心。陈彦站在他们中间,神色平静,目光深邃,他让石头准备了一个不小的考篮,里面除了笔墨纸砚,还塞满了母亲张桂娘精心制作的耐存放的干粮、肉脯和酱菜,以及几个装满清水的厚重竹筒——他深知考场内的饮水未必洁净,为防万一,干脆自备了足够的饮用水。

“彦弟,看这阵势,今年竞争果然激烈。”赵修远望着黑压压的人群,低声感叹。

陈彦点点头:“三年一度,汇聚两浙英才,自是盛况空前。我等尽力而为便是。”

柳云卿深吸一口气,没有说话,只是用力握了握拳。

辰时正刻,贡院沉重的大门在一声悠长的钟鸣中,缓缓开启。 一名身着绯袍的官员出现在门口,高声宣布考生开始入场。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学子们按照指引,排成长队,依次接受检查,鱼贯而入。

入场检查极为严格。除了核对身份、搜检衣物以防夹带外,连考篮内的食物、笔墨都要一一查验。有学子因携带了不符合规定的纸张而被呵斥,有人的干粮被掰开检查,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陈彦三人顺利通过检查,踏入了那扇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大门。

进入贡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极其宽敞的广场。广场之上,整齐排列着数以千计低矮的砖石小屋,这便是考舍,又称“号房”。每间号房仅容一人,内有木板搭成的简易书案和座位,以及一个可供夜间蜷缩休息的窄小空间。成千上万的考舍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宛如一座巨大的蜂巢,无声地诉说着科举的残酷与壮观。

接下来便是摇号分房。所有考生再次聚集在广场上,等待着决定自己接下来七天命运的位置。一名吏员捧着巨大的签筒,高声唱名,被叫到名字的学子上前抽取决定考舍位置的竹签。这一刻,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抽到位置较好、通风干燥的考舍的学子,面露喜色,长舒一口气;抽到位置偏僻、阴暗潮湿的,则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然而,最令人恐惧的,莫过于抽到紧邻厕所的“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