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青州刺史焦和,昏聩无能,黄巾复起,聚众数十万,此天赐良机也。”
许攸率先开口,眼中闪着精光,“当速遣大将领兵,以平乱之名,行吞并之实。”
审配持重,补充道:“子远之言甚是。然需防公孙瓒自幽州南下,亦需防黑山张燕袭扰后方。当以精兵速进,以雷霆之势,定青州乱局,方可无虞。”
袁绍抚须颔首,目光锐利:“吾意已决,表长子谭为青州刺史,率颜良、文丑二将,精兵两万,即日东进青州!一则历练谭儿,二则收取青州,以为东面屏障。至于公孙瓒与张燕……”他冷哼一声,“吾自有应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袁谭,袁绍长子,年方弱冠,勇武有余而智略稍逊,袁绍此举,亦有为长子积攒功勋,稳固继承人地位之意。
然而,袁绍与他的谋士们并未过多留意那个位于兖州西南一隅,由一女子建立的琰堡。
在他们看来,那不过是乱世中一桩奇闻异事,无足轻重。
他们更未料到,那小小的琰堡之主,已如敏锐的猎手,嗅到了风向的变化,并开始悄然布局。
琰堡的夏意刚散,但紧张的氛围却弥漫开来。
各项指令被迅速执行,这座新兴的堡垒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变局高速运转。
韩冲挑选了五名最机警、熟悉青州路径的斥候,扮作行商与流民,分批潜向北方。
他们的任务极为危险,如同在深渊边缘行走,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但韩冲等人久经沙场,对蔡琰忠心耿耿,毫无畏惧。
徐庶与陈群则开始着手规划流民接纳事宜。
他们在琰堡东北方向,靠近与山阳郡、任城国交界处的山林地带,勘定了数处隐蔽山谷,秘密建立临时营地。
粮草、药材、简易帐篷被悄然运抵。
同时,一套甄别流民的流程也被制定出来:
老弱妇孺优先安置,青壮则需经过审查,防止奸细混入。
蔡谷加强了边境的巡逻力度,新的烽燧台开始搭建,视野开阔处,皆有暗哨潜伏。
琰堡的军士们知道,平静的日子可能即将结束,训练更加刻苦,兵甲摩擦之声,日夜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