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深夜议兵启旧将

长安皇宫的夜格外寂静,紫宸殿内烛火摇曳,杨广身着常服,斜倚在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通透的玉佩,神色却比白日里多了几分凝重。殿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内侍轻声通报:“陛下,靠山王杨林已到。”

“让皇叔进来。”杨广放下玉佩,坐直身体。杨林身披一件素色披风,须发间还沾着夜露,走进殿内便躬身行礼:“老臣参见陛下,不知陛下深夜召老臣前来,有何要事?”

“皇叔坐。”杨广示意内侍赐座,待杨林坐下后,才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怅然:“今夜召皇叔来,是想跟皇叔说句心里话。白日里议定只打朱灿、李轨,可朕这心里总不踏实——三路反王并存,咱们只打两路,若杜伏威趁机扩充势力,日后再想剿灭,怕是更难。”

杨林眉头微蹙:“陛下是想三路大军齐出,同时征讨朱灿、李轨、杜伏威?可眼下大隋能战的将领本就不多,尚师徒、新文礼、魏文通去打朱灿,杨义臣与来护儿去打李轨,若再派一路人去打杜伏威,怕是无将可用啊!”

“朕知道将领紧缺,可朕实在不愿再等。”杨广站起身,走到殿中,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大隋疆域图》上,“反贼一日不除,朕一日不得安心。皇叔再想想,咱们大隋真的没有能战的将领了吗?哪怕是……以前被闲置的,只要有能力,朕都愿意启用!”

杨林看着杨广急切的模样,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陛下若执意如此,老臣倒真有两人可选,只是这两人……牵扯着些旧事,不知陛下是否愿用。”

“哦?皇叔快说!只要能剿灭反贼,些许旧事又算得了什么!”杨广眼中瞬间燃起光亮,快步走到杨林面前。

“第一个,韩擒虎。”杨林声音低沉,“此人乃是开国名将韩雄之子,少年时便勇冠三军,曾随先帝平定陈国,单骑生擒陈后主,因功被封为上柱国。后来他厌倦朝堂纷争,主动请辞,回故里养老已有五年。韩擒虎精通水战与陆战,江淮多水网,若派他去打杜伏威,再合适不过。”

杨广点头,韩擒虎的名号他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此人还在人世。他沉吟片刻,又追问:“那第二个呢?”

“第二个,史万岁。”杨林说出这个名字时,语气明显顿了顿,“此人早年追随先帝,曾率军大败突厥,在边疆素有威名。只是……他曾是废太子杨勇的旧部,杨勇被废后,他也受到牵连,被陛下贬为庶民,闲置在家已有三年。史万岁勇猛过人,手中长枪能敌千军,若能启用他,让他辅佐韩擒虎,征讨杜伏威定能成功。”

杨广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袖口——他想起当年废杨勇时,史万岁曾冒死进谏,替杨勇求情,那时他本想将史万岁一并赐死,后来因群臣求情,才改判贬为庶民。这些年他早已将此人抛在脑后,没想到杨林竟会在此时举荐他。

“史万岁……”杨广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是杨勇旧部,当年又曾与朕作对,如今启用他,若他心怀怨恨,临阵倒戈,岂不是得不偿失?”

“陛下放心!”杨林连忙起身,语气坚定,“史万岁虽曾是杨勇旧部,却也是个忠君爱国之人。他当年替杨勇求情,是觉得杨勇罪不至废,并非有意与陛下作对。这些年他闲置在家,却时常关注边疆战事,可见其心中仍有大隋。如今反贼四起,国难当头,若陛下能不计前嫌,重新启用他,他定会感激涕零,拼死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