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南下

陶使君将于诺何?成大器的声音很平静。

糜竺像是下定了极大的决心,深吸一口气:徐州愿归降成公!他字字清晰,只要公能退曹兵,陶使君愿将徐州十三县献与成公,钱粮、兵甲尽归公所有。我糜家愿出粟二十万石、金五千斤、锦缎千匹助军!

帐内众人皆是一惊。华雄按捺不住,猛地站起来,甲胄碰撞发出一声:主公,这是天赐良机!徐州富庶,得了此地,我军实力大增,何乐而不为!

徐荣却看向成大器,目光里带着询问。他缓缓道:主公,此时接下徐州,需直面曹操十万大军,还要防备袁绍从河北反扑,风险不小。

成大器指尖敲着案几,目光在舆图上流转。曹操主力在彭城,兖州空虚,这是破绽;袁绍新败,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力南下,这是时机;徐州百姓恨曹入骨,己方以为名出兵,必能得民心,这是根本。拿下徐州,便能与青州连成一片,西可窥兖州,南可图扬州,此乃基业所在。

他起身,再次将糜竺扶起,语气斩钉截铁:先生放心。某正欲报曹操当年联合诸侯相攻之仇,此次出兵,非欲夺徐州,只为救百姓于水火。退得曹兵后,青、徐两州当为兄弟,守望相助,共拒豺狼!明日拂晓,我便起兵救彭城。

糜竺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狂喜,随即化为深深的感激,对着成大器深深一拜:公之仁德,徐州百姓永世不忘!

送走糜竺,成大器召来贾诩。贾诩昨日才从临淄赶到,这位毒士此刻正捧着一卷《孙子兵法》在帐中研读,烛火的光晕落在他脸上,映出几分慵懒的笑意。

文和,你看此时出兵,胜算几何?成大器坐在案前,面前摆着刚沏好的茶。

贾诩放下书卷,慢悠悠地给自己斟了杯茶,茶汤碧绿,香气清幽。曹操虽有十多万军,他的声音不高,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可分兵驻守已破的五县,防备后方,围城彭城的不过八万。主公麾下,西凉铁骑两万,徐晃马步军三万,加上李儒、廖化随后带来的三万步军,总兵力八万有余,兵力相当。

他指尖沾着茶水,在案上画了个十字:曹操胜在兵锋正锐,麾下夏侯惇、典韦皆是勇冠三军之辈,且刚破五县,士气正盛;我军胜在师出有名,徐州百姓恨曹,必能助我,此乃天时地利人和。

小主,

如何用兵?徐荣追问,他性子务实,更关心具体的部署。

贾诩竖起三根手指,笑容里多了几分锐利:分三步走。

第一步,徐荣、华雄亲领西凉铁骑为先锋,昼夜兼程,明日午时前抵彭城外围,不必急于攻击,先在曹操大营左近扎营,竖起解彭城之围的旗号,先声夺人,动摇其军心。

第二步,徐晃率马步军随后,携带粮草辎重,在彭城左近的白云山扎营,与城内守军呼应。白日里擂鼓呐喊,虚张声势,夜里派小股部队袭扰曹营,使其不得安宁。

第三步,遣人持檄文遍发徐州各县,言我军救民于水火,痛斥曹操屠戮百姓之罪,号召各县百姓助战——能送粮的送粮,能当兵的当兵,能报信的报信,让曹操在徐州成过街老鼠。

说着,他看向帐外候命的太史慈:子义将军可领三千精骑,携带十日干粮,绕至曹操后方,沿济水而行,袭扰其粮道。曹操大军在外,粮草皆靠兖州转运,粮道一断,不出十日,必生内乱。

太史慈抱拳道:末将领命!他性子刚直,最恨曹操屠戮百姓,此刻眼中燃着怒火。

贾诩又看向廖化:廖将军可率五千人,即刻出发,抢占泗水渡口,构筑营垒,以保证我军粮草辎重通畅。曹操若想断我后路,必过泗水,你只需死守渡口,便是大功。

末将遵命!廖化沉声应道。

成大器点头,目光扫过帐中诸将:曹操麾下典韦勇猛无匹,夏侯惇悍不畏死,诸位不可轻敌。明日拂晓出兵,旗号为解彭城之围,诛残暴之贼

众将领命,甲胄碰撞声震得帐外的灯笼微微摇晃。烛火跳动,映着舆图上的徐州地界,那里,一场改变天下格局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帐外,西凉铁骑的战马似乎感受到了大战的气息,不时发出一声长嘶,与远处泗水的涛声交织在一起,在这深秋的夜里,格外苍凉,又格外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