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败曹军

就在这时,侧面突然冲出一队骑兵,为首的将领手持长枪,枪尖直指夏侯惇的咽喉。那将领的枪法阴柔刁钻,与夏侯惇的刚猛截然不同,正是张绣。夏侯惇勉强格挡,却被对方一枪挑中手腕,佩剑“哐当”落地。徐荣趁机从背后一剑劈来,夏侯惇躲闪不及,被砍中后背,他踉跄着向前扑去,正好撞在张绣的枪尖上。

长枪从他的胸膛穿出,带着滚烫的鲜血。夏侯惇低头看着胸前的枪尖,又抬头望向天空,那片鱼肚白已经被朝阳染成了绯红。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吐出一口血沫,重重地从马上摔了下去。

峡谷里的厮杀渐渐平息,徐荣擦拭着剑上的血迹,望着满地的尸体和俘虏,对张绣道:“夏侯惇一死,兖州的曹操定然大乱。”张绣点点头,目光落在夏侯惇的尸体上,轻轻叹了口气——沙场之上,终究是各为其主。

与此同时,吕梁山的密林里,徐晃正勒马站在一块巨石上。他望着远处山道上的烟尘,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于禁带着一万五千兵马正往这边走来,去救援夏侯惇。他们显然没料到会在这里遭遇伏击——这密林里的小路本是于禁想出来的捷径,却被成大器算得正着。

“放绊马索!”徐晃一声令下,山道两侧的密林里突然拉起数道粗绳。于禁的前队骑兵正跑得急,马蹄被绳索一绊,顿时人仰马翻,后面的人躲闪不及,纷纷撞在一起。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徐晃的伏兵已从林中杀出,刀光剑影瞬间吞噬了混乱的队伍。

于禁不愧是曹军名将,即便身陷重围,依旧迅速组织起抵抗。他手持长枪,在乱军中左冲右突,试图杀出一条血路。徐晃看得清楚,拍马挺斧迎了上去:“于文则,可敢与我一战?”于禁见是徐晃,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长枪直刺,沉声道:“徐晃匹夫,用此卑劣手段,算什么好汉!”

“兵不厌诈!”徐晃的大斧带着风声劈下,于禁举枪格挡,却被震得双臂发麻。两人你来我往战了十余个回合,于禁渐渐力不从心——他昨夜本就没睡好,又跑了好久的路,早已疲惫不堪。徐晃看准一个破绽,一斧劈向他的下盘,于禁躲闪不及,被斧柄扫中膝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绑了!”徐晃喝令道,亲卫立刻上前将于禁按住,用绳索紧紧捆住。于禁挣扎着怒吼:“我乃曹营大将,岂能受此屈辱!”徐晃冷笑一声:“到了主公面前,有你说话的时候。”

泗水南岸的芦苇荡里,廖化正耐心地等待着。晨雾还未散尽,芦苇在风中摇曳,遮住了伏兵的身影。他看见远处的河面上驶来数十艘战船,船头站着的正是李典——这家伙倒是机灵,知道陆路不安全,竟想从水路来支援夏侯惇。

“等他们上岸。”廖化低声道,手里的长刀在雾中闪着冷光。战船慢慢靠岸,李典带着五百亲卫首先跳上岸,来接应后面兵马,就在这时,廖化猛地从芦苇荡里冲出,身后的伏兵如潮水般涌来。

李典大惊失色,连忙组织抵抗,无奈手下人太少,根本挡不住伏兵的冲击。他挥刀砍倒两个士兵,转身想跳回船上,却被廖化一刀砍中大腿。李典惨叫着摔倒在地,眼睁睁看着亲卫们一个个倒下。最后,他咬着牙爬起来,跳进冰冷的泗水河,拼命向船队游去,被接应上船去了。

廖化望着他在水中挣扎的身影,没有下令射箭。他知道成将军的意思——困兽犹斗,何必赶尽杀绝?留着李典这条命,让他回兖州报信,更能打击曹军的士气。

朝阳终于完全跃出地平线,金色的光芒洒满了旷野。成大器站在曹军大营的中军帐前,看着士兵们清点俘虏和粮草,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帐外的空地上,夏侯惇的尸体被抬了过来,于禁被捆在一旁,低着头沉默不语。远处传来捷报:徐荣、张绣已清理完峡谷,徐晃押解着于禁的残部归来,廖化虽让李典逃脱,却也缴获了不少船只。

“将军,此战共歼敌八千,俘虏一万二,缴获粮草二十万石,军械无数!”书记官兴奋地禀报。成大器点点头,走到于禁面前,弯腰扶起他并亲自解除于禁身上束缚:“于将军,治军严明,古之名将亦不及将军。不知将军愿降否?”于禁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将军,突然叹了口气:“某输得不冤,且容某再思量一番……”

成大器望向东方的朝阳,那光芒刺得他微微眯起眼睛。他知道,这一战只是开始,前路还有更长的征途。但此刻,他握着剑柄的手无比坚定——天边的残月早已隐去,属于他的黎明,才刚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