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各方应对

“副将!”李严转身,对身后的副将道,“即刻传令下去,加强幽州东西南北四城门的防御,每门增派五百精兵,严查出入城的行人,绝不能让袁绍的奸细混入城中。”

副将躬身应道:“末将遵命!”

“还有,”李严补充道,“派人快马联络乌桓各部落的首领,就说我成军愿与他们结盟,若他们能协助我们牵制公孙渊的兵力,待辽东平定后,我军愿将去年公孙渊从他们手中夺走的草场归还。”

乌桓与公孙渊素有旧怨,去年公孙渊为扩充地盘,强行夺取了乌桓的两处草场,双方曾爆发过几次冲突。若能拉拢乌桓,无疑能为北伐大军减轻压力。

副将点头:“末将这就去办。”说罢,转身匆匆离去。

李严再次望向北方,天边的云朵已渐渐染上金色。他握紧手中的简报,心中默念:主公,末将定当守住幽州,为北征大军提供粮草与支援,绝不让您后院起火。

两路大军分别从成都与幽州出发的消息,如长了翅膀般,在三日内传遍了天下。各方势力得知消息后,反应各异,有人震怒,有人凝重,有人则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冀州,邺城。袁绍的书房内,气氛压抑得几乎能滴出水来。袁绍身着紫色锦袍,坐在太师椅上,脸色铁青,手中的茶杯被他捏得咯咯作响。桌案上放着一份军情简报,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成大器分兵两路,一路马超率部西进雍凉,一路徐荣率部北伐辽东。”

“啪!”袁绍猛地将茶杯摔在地上,青瓷碎片四溅,茶水浸湿了地毯。他猛地站起身,指着窗外,怒吼道:“成大器欺人太甚!不过是平定了一个幽州,竟敢如此狂妄,分兵两路,妄图吞并我北方之地!真当我袁绍是好欺负的不成?”

书房内的谋士们纷纷低下头,无人敢言语。袁绍素来脾气暴躁,此刻正在气头上,谁也不愿触他的霉头。

片刻后,袁绍稍稍平复了些怒火,对身旁的侍卫道:“传我命令!即刻派人联络公孙渊,许以幽州之地,让他务必挡住徐荣的大军。同时,调兵十万,攻打幽州,牵制李严的兵力——我要让成大器首尾不能相顾!”

“主公,不可!”

一道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审配从谋士队列中走出。他身披灰色长衫,手持羽扇,神色沉稳:“主公,如今吕布在并州虎视眈眈,若我军贸然调兵十万攻打幽州,并州的防御必将空虚。吕布素有野心,定会趁机进攻冀州。届时我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后果不堪设想啊!”

袁绍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并非不知审配所言有理,只是成大器的举动实在让他怒火中烧,一时间竟忘了吕布这个隐患。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袁绍咬牙道,“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成大器吞并辽东,拿下雍凉,一步步壮大势力吗?”

审配走到桌案前,拿起那份军情简报,仔细看了看,缓缓道:“主公,不如暂且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公孙渊虽与我军勾结,但他麾下兵力不过三万,未必能挡住徐荣的五万大军。若公孙渊能挡住徐荣,我军再趁机攻打幽州,夺取城池;若公孙渊不敌,我军则坚守冀州,加固防御,以防吕布进攻。”

他顿了顿,继续道:“同时,可派人联络刘表,许以荆南三郡的好处,让他出兵攻打江东。江东乃成大器的后方,若刘表出兵,成大器必会分兵回援,届时马超与徐荣的大军便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袁绍沉吟片刻,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心中权衡着利弊。审配的计策虽显保守,却能避开两线作战的风险,且能借刘表之手牵制成大器,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

“好!”袁绍终于点头,“就依你之言。即刻派人携带重金,前往辽东联络公孙渊,前往荆州联络刘表——务必让他们出兵,牵制成大器的兵力!”

审配躬身道:“主公英明。”

与此同时,许昌的丞相府内,曹操正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地图上,成都与幽州的位置分别插着红色的小旗,而雍凉与辽东的位置则插着蓝色的小旗——红色代表成大器的势力,蓝色代表敌对势力。

曹操身着黑色长袍,腰间系着玉带,手中握着一把玉如意,目光落在雍凉的位置上。成大器西进雍凉,目标显然是长安——长安乃关中门户,若被成大器占据,许昌的西侧便会失去屏障,届时成大器的大军可直逼许昌,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