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工坊难题,杨昭出手

长公主赵妙音离开杨府后,径直返回宫中。她将与杨昭的对话,一五一十地禀告了皇帝赵煦。

“父皇,杨昭此人,确实不同寻常。”赵妙音站在御书房内,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他不仅识破了女儿的身份,更直言不讳地提出了条件。”

赵煦放下手中的奏折,示意她继续。

“他说,若要解决皇家工坊的困境,他需要亲自前往,了解实情,并且拥有一定的调度之权。”赵妙妙音将杨昭的原话复述了一遍,又补充道,“他还说,所求并非私利,而是希望能够参与到大乾王朝的变革之中,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赵煦没有立即回应,只是静静地摩挲着茶杯。殿内一片寂静,只有轻微的炭火燃烧声。

“野心不小。”许久,赵煦才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一个商人,竟敢说出这样的话。”

“父皇,女儿认为,他并非妄言。”赵妙音轻声说,“他身上有种旁人没有的气魄,对问题看得透彻,对解决之道也似乎胸有成竹。皇家工坊的问题,拖延至今,已成积弊。与其坐视其烂下去,不如放手一搏。”

赵煦抬眼看向自己的女儿。赵妙音素来沉稳,极少如此力荐一人。这杨昭,究竟有何魔力?

“你信他?”

“女儿信他有能力。”赵妙音回道,“至于他所求,女儿以为,若他真能解决皇家工坊的难题,提升国力民生,给予他相应的平台和权力,未尝不可。”

赵煦没有再说话。他心中思量,皇家工坊耗费巨大,却迟迟不见成效,确实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巨石。户部尚书王守仁也多次为此事头疼。杨昭的财政改革方案虽大胆,却也显露其过人之处。若他真能改革工坊,或许是一个契机。

“王守仁!”赵煦突然提高声音。

殿外传来脚步声,户部尚书王守仁快步入内,躬身行礼:“陛下,臣在。”

“皇家工坊之事,你如何看?”

王守仁闻言,脸色微变。皇家工坊是个烫手山芋,他负责户部银钱,对此地的无底洞深感无奈。“回陛下,工坊积弊已久,臣等虽屡次督促,却收效甚微。若能有人大刀阔斧地改革,臣以为是好事。”

“朕欲让杨昭负责工坊改革,你意下如何?”

王守仁一怔。杨昭?那个提出发行国债的年轻人?他本能地有些排斥,但想到工坊的现状,又不得不承认,或许只有这种“旁门左道”的人物,才能带来转机。

“陛下圣明。”王守仁最终拱手,“只要能解决工坊难题,臣无异议。”

赵煦点了点头,看向赵妙音:“妙音,此事便由你与杨昭一同督办。朕会下一道旨意,授予他便宜行事之权。”

“谢父皇!”赵妙音心中一松。

旨意很快便传到了杨府。

杨昭接过圣旨,唇边浮现一抹笑意。皇帝果然还是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