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终极对决,杨昭称雄

京城上空的风暴,很快便化作疾风骤雨,直扑杨昭而来。

朝会之上,御史台数名御史轮番上奏,弹劾镇国公杨昭结党营私、培植亲信、贪墨军饷,甚至连北疆大捷,也被他们影射为杨昭与异族勾结,实乃欺君罔上。他们的措辞激烈,声泪俱下,仿佛杨昭真是祸国殃民的奸佞。

同时,士林之中,一股强大的反对声浪也迅速形成。由周尚书和几位大学士牵头,数百名清流士子联名上书,痛斥杨昭所提新政乃是“离经叛道”、“坏乱祖宗之法”,言辞凿凿,将科举改革贬为“弃圣贤之道,取奇技淫巧”,将土地清查斥为“与民争利,激起动荡”。这些奏折和请愿书,如雪片般飞入皇宫,也传遍京城大街小巷。

一时间,京城舆论哗然。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论。杨昭的声望,似乎在瞬间跌入谷底。

杨氏府邸内,苏墨面色沉重,向杨昭汇报最新情况。

“国公爷,周尚书他们这次是下了死手。御史台的弹劾已呈上御前,士林联名书信也传遍了京城。陛下虽未表态,但压力定然不小。”

杨昭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手里把玩着一枚玉佩,指腹轻轻摩挲着冰凉的玉面。

“他们倒也沉不住气。”杨昭轻声说,脸上没有丝毫慌乱。

“我们准备的,可以拿出来了。”

苏墨嘴角浮现笑意,他等这句话很久了。

第二日,大乾旬报的销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头版头条,并非对杨昭弹劾案的报道,而是一篇触目惊心的长篇社论——《旧制之殇:科举舞弊与土地兼并的血泪》。

社论中,详细揭露了近十年来,礼部科举考试中层出不穷的舞弊案,包括考官受贿、泄露考题、替考代笔等丑闻,甚至点名指出某些豪门世家子弟,如何通过非正当手段窃取功名,占据高位。文章还附带了部分查实的证据,包括贿赂清单、替考供词等。

紧接着,另一篇社论《田地之祸:豪强兼并与民生凋敝》则以大量数据和案例,揭露了全国各地豪门世家通过各种手段隐匿田亩、兼并土地的恶行。文章指出,这些隐匿的土地,不仅让国家税收锐减,更让无数失去土地的百姓沦为流民,民不聊生。文章同样附带了部分户部官员阳奉阴违、与地方豪强勾结的证据。

旬报的巨大冲击力,瞬间将京城舆论扭转。百姓们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愤怒的情绪被彻底点燃。他们平日里深受其害,却苦于无处申冤,如今看到旬报将这些黑暗面公之于众,无不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