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驶入京城外围,官道两侧的景致彻底变了。不再是江南的烟雨朦胧,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坦的石板路,以及远处高耸的城墙。城门巍峨,守卫森严,进出的百姓和商队络绎不绝,无声中透出大乾王朝的心脏所具有的磅礴气势。
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低沉的声响。杨昭掀开车帘一角,京城景象映入眼帘。高大的屋舍鳞次栉比,街巷宽阔,规划整齐。人声鼎沸,车马川流不息,每一处都显现皇城的威严与繁华。这种繁华与江南的富庶不同,多了一份厚重与权力气息。
李沐风策马在前,苏墨则坐在另一辆马车中,随行护卫。抵达京城驿馆时,早有鸿胪寺的官员等候。一位身着五品官服的官员,面色恭敬中带着探究,上前拱手。
“可是杨昭杨公子?”官员声音洪亮,却又透着几分刻意。
杨昭从容下车,一身素色长袍,容貌清秀,却不显柔弱。他回礼:“正是杨昭,敢问大人尊姓大名?”
“下官鸿胪寺少卿张德华,奉陛下旨意,在此恭迎杨公子。”张少卿将“恭迎”二字咬得略重,似乎在提醒杨昭,他此行是奉旨而来,地位非同一般。
杨昭微微颔首,没有多言。他示意李沐风和苏墨安顿车队,自己则随张少卿进入驿馆。驿馆内环境清幽,布置雅致,显然是为贵客准备。
“杨公子远道而来,想必劳顿。陛下有旨,杨公子可先行歇息两日,待精神养足,再入宫觐见。”张少卿将杨昭带至一处独立的小院,言语客气,却也未曾离开,显然是奉命“陪同”。
杨昭明白,这是一种客气,也是一种监视。他对此并不意外。
“多谢张大人。”杨昭淡然回应,“杨昭初来京城,对京中规矩不甚了解,还望张大人不吝赐教。”
张少卿闻言,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心说这杨昭倒也识趣。他便顺势留了下来,开始向杨昭介绍京城的风土人情、官场规矩,以及各方势力的大致情况。他说的都是些明面上的事情,但即便如此,也足以让杨昭对京城有更直观的认识。
杨昭一边听着,一边在脑海中对张少卿提供的信息进行梳理。他前世的经验告诉他,任何一个权力中心,其内部结构都错综复杂,表面上的平静往往掩盖着深层涌动。
待张少卿告辞离开,杨昭才召来苏墨和李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