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清吏司发威,京城风雨急

皇帝那句“凡有阻挠者,皆可先斩后奏”的谕旨,像一道惊雷,在金銮殿上空炸响,也震彻了整个京城。朝臣们面面相觑,有的脸色发白,有的则悄然垂下眼帘,掩饰着内心的震动。他们明白,皇帝这是彻底将杨昭推到了风口浪尖,也给了他无上的权力。

退朝后,往日喧闹的宫道上,此刻却异常安静。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走着,却无人敢大声言语,仿佛生怕惹来什么祸端。杨昭走在最前方,身姿挺拔,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仿佛这天大的权柄,对他而言,不过是寻常。

回到宁远侯府,杨昭没有片刻歇息。他召集了苏墨、李沐风,以及几位府中的老管事,即刻着手组建清吏司。

“清吏司的职责,首要便是查清国库亏空,彻查各部司账目。”杨昭坐在主位,声音沉稳有力,“其二,便是清理官场积弊,凡有贪墨受贿、徇私舞弊者,一律严惩不贷。”

苏墨展开一张京城舆图,指着几处地点:“侯爷,清吏司衙门选址何处?人手又从何而来?”

杨昭手指轻叩桌面,思索片刻:“衙门便设在原都察院西侧的空置府邸,那里地方宽敞,也方便与大理寺、都察院协同办案。至于人手……”他抬眼看向李沐风,“沐风,你从宁远卫中抽调精干人手,负责清吏司的缉拿与审讯,务必保证其忠诚和清白。”

李沐风抱拳应声:“侯爷放心,末将亲自挑选,绝不会有任何闪失。”

“苏墨,你则负责清吏司的文案、账目核查以及案件的审理。我会提供一些新的审计方法,你需尽快掌握。”杨昭吩咐。

苏墨心中一凛。他知道杨昭所说的“新方法”,定然是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他恭敬应道:“是,侯爷。下官定当竭尽所能。”

清吏司的组建效率惊人。仅仅三日,衙门便已挂牌,杨昭亲自监督,从宁远卫中抽调的精锐,以及从各地选拔来的寒门士子、精通算术的账房先生,纷纷到位。

杨昭没有给那些反对者任何喘息的机会。清吏司挂牌当日,便雷厉风行地展开了第一轮行动。

首当其冲的,是几位在早朝上对杨昭的方案表现出强烈反对的官员。其中,尤以工部侍郎刘大人和礼部郎中周大人为甚。

清吏司的番子直接闯入刘府,当场查抄出大量来路不明的字画古玩,以及藏匿在地窖中的金银珠宝。同时,苏墨带着人马,对工部的账册进行了突击审计,很快便发现刘侍郎在工程拨款、材料采购中存在大量贪墨的证据。

刘侍郎被当场拿下,押入清吏司大牢。整个京城,一片哗然。

周郎中则更为隐蔽,他没有直接的贪腐证据,但在清吏司对其人脉关系和过往行事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他长期与京城一股名为“清流书社”的文人集团过从甚密。这个书社表面上是文人雅集,实则暗中串联,对朝中新政多有抨击,甚至私下散布谣言,诋毁杨昭。

杨昭利用【人才洞察】系统,对“清流书社”的几位核心人物进行了扫描。结果显示,他们不仅与魏国公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背后更有一股强大的士族势力在操控。这股势力,正是杨昭此前猜测的“更强大的存在”。

他没有直接动“清流书社”,而是将周郎中作为突破口。在清吏司大牢中,周郎中在李沐风的“劝说”下,很快就交代了“清流书社”的运作模式,以及其幕后指使者的部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