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的告示贴出,京城内外,议论纷纷。寻常百姓对军务司的举动感到好奇,那些能工巧匠则摩拳擦掌,却也心存疑虑。毕竟,改良兵器,这可不是小事,稍有不慎,便是掉脑袋的罪过。
最初几日,应募者寥寥无几。大多是些手艺平平,想碰运气的匠人。杨昭亲自接见了他们,一番问答,便知这些人的斤两。他没有苛责,只是让他们先行回去。
“苏墨,李沐风,你们可有发现?”杨昭问。
苏墨递上一份整理好的资料:“侯爷,这些都是京城内有名的铸造大家和火药师。但他们大多受雇于兵部工坊,或与世家大族有牵连,恐怕不会轻易前来。”
“那些隐居的呢?”杨昭问。
李沐风说:“宁远卫探访了不少民间高人,但他们似乎对官府之事避之不及。”
杨昭没有意外。他开启【人才洞察】系统,在脑海中勾勒出京城内外所有匠人的大致分布。很快,几个被系统标记为“潜力巨大”、“技术专精”却“怀才不遇”的名字浮现在眼前。其中一个,引起了他的注意。
“去查一个叫‘铁牛’的人。”杨昭说,“他在京郊的黑石村,以打铁为生,表面粗陋,实则身怀绝技。”
苏墨和李沐风对视一眼,随即领命而去。
黑石村,一间破旧的铁匠铺内,一个身材魁梧、满脸油污的汉子正挥汗如雨地打着铁。他叫铁牛,祖上曾是军中铸甲师,因犯事被贬为庶民。铁牛继承了祖传手艺,但性情耿直,不愿与官府打交道,日子过得清贫。
当苏墨和李沐风带着杨昭的信物找到他时,铁牛显得十分警惕。直到苏墨拿出杨昭亲手绘制的一张简陋图纸,上面是某种新型火器的构想时,铁牛那双粗糙的手才微微颤抖起来。
“这……这是何人所绘?”铁牛的声音低沉。
苏墨平静地说:“这是我家侯爷的构想。他想请你,为大乾铸造最强的兵器。”
铁牛沉默良久,最终,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接过图纸,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那是对技艺的渴望,对抱负的憧憬。
杨昭没有立刻将铁牛带回京城。他让苏墨在京郊选定了一处隐蔽的山谷,那里远离人烟,却又交通便利。随后,杨昭调集杨氏商行的人手,秘密运送物资,以最快的速度搭建起一座简陋的兵工厂。
【知识库】中关于“高炉炼钢”和“火器精铸”的知识,在杨昭的脑海中清晰呈现。他将这些超越时代的理论,结合铁牛的实践经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最初的几天,兵工厂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铁牛和几名被杨昭用【人才洞察】招募来的学徒,在杨昭的指导下,反复试验。他们按照杨昭提供的配方,改变了生铁与熟铁的比例,加入了前所未有的矿石,尝试不同的锻打方式。
终于,在一个月后,第一批新型钢材成功出炉。这种钢材不仅硬度远超现有水平,韧性也非同一般。铁牛用它打造了一把刀,轻轻一挥,便将一块厚重的铁板削断。
“侯爷!这简直是神铁!”铁牛的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兴奋。
杨昭则将重心放在了火器上。他根据【知识库】中的知识,改良了火药配方,使其威力更大,燃速更快。同时,他还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火铳结构,不仅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而且装填速度也大大提升。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杨昭带着李沐风和几名宁远卫精锐,来到兵工厂秘密试射。当第一声巨响在山谷中回荡时,李沐风几乎跳了起来。那枚特制的铅弹,竟然击穿了三层厚木板,威力骇人。
“侯爷,这……”李沐风的声音有些发颤,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火器了,这是能改变战局的利器。
“这只是开始。”杨昭平静地说,“我们还要批量生产,并组建一支完全使用新式火器的军队。”
与此同时,京城内的兵部旧党,并没有停止他们的动作。周大人虽然失势,但他在军中培养的门生故吏,以及那些依附于他的士族势力,仍在暗中搅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