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庞大的队伍让杨昭心中更加不安。
礼部尚书单独前来,最多带几十个随从就够了。
可眼前这支队伍少说也有上千人,而且还有这么多文武官员。
这绝对不是普通的册封或表彰。
“太子殿下,您认识队伍中的那些官员吗?”
太子举着千里镜仔细观察,脸色越来越凝重。
“那个穿紫袍的是户部侍郎张大人,旁边那个是工部郎中李大人。”
“还有兵部的几个武官,连国子监的祭酒都来了!”
杨昭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可都是朝廷的重要官员,平时在京城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现在居然全都跑到这个边关小城来了。
“这阵仗,怕是有大事要发生。”
李沐风也察觉到了异常。
“大人,要不要先准备一下?万一朝廷怪罪下来…”
杨昭摆摆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慌什么?我们又没做错事。”
“再说了,皇上刚刚封我为定北侯,总不会转眼就要治我们的罪吧?”
话虽这么说,但杨昭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毕竟他们这次的行动确实有些超出了原定计划。
特别是分封草原各部这件事,完全是他们自作主张。
队伍越来越近,城楼上的守军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个人的面孔。
为首的礼部尚书王大人看起来神情严肃,让人猜不透他的真实想法。
“来了!”
太子紧张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杨昭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
“走,我们下去迎接。”
很快,城门再次打开。
杨昭带着太子和一众将领,排成整齐的队列等候钦差大臣的到来。
礼部尚书王大人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胡须花白,气质儒雅。
他坐在一辆华丽的马车上,神情威严。
马车在城门前停下,王尚书缓缓走下车来。
杨昭和太子立刻上前行礼。
“臣杨昭,见过王尚书!”
“儿臣见过王尚书!”
王尚书点点头,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杨将军,太子殿下,免礼。”
“皇上听说你们在边关立了大功,特意派老夫前来慰问。”
杨昭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
听王尚书的语气,似乎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王尚书辛苦了,请进城休息。”
王尚书摆摆手。
“不急,老夫先要宣读皇上的圣旨。”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道明黄色的圣旨。
所有人立刻跪下,等候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杨昭平定突厥,功在社稷,特封定北侯,食邑三千户,赏黄金千两,良田万亩!”
“太子监军有功,赏赐翡翠玉如意一对,丝绸百匹!”
“此次出征将士,人人有赏,绝不薄待!钦此!”
杨昭心中狂喜。
不仅确认了定北侯的封爵,还有这么丰厚的赏赐!
食邑三千户,这在整个大乾王朝都是顶级的待遇了!
“臣谢皇上隆恩!”
宣完圣旨,王尚书的表情变得更加和蔼。
“杨将军,皇上对你这次的表现非常满意。”
“特别是你分封草原各部的策略,皇上认为非常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