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双线并进展才略

气御寰宇 不见高峰 1605 字 1天前

楚风的邀约与林雪代表马教授小组发出的邀请,几乎接踵而至,如同两股性质不同却都指向能量深层奥秘的涡流,将步高峰更深地卷入校园学术生活的活跃层面。他深知这两条线都蕴含着机遇与风险,必须谨慎对待,并行不悖而又彼此隔离。

与楚风的会面被安排在图书馆三楼静阅区。这里环境雅致,桌椅分散,便于低声交谈而不易打扰他人。步高峰提前抵达,选了个靠窗又能总览入口的位置坐下,气感自然弥漫,将周围环境纳入监控。

三点整,楚风准时出现。他依旧是那副不修边幅的研究者模样,怀里抱着一个厚厚的、写满公式的笔记本和一台老旧的便携式终端,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和一丝紧张。看到步高峰,他快步走来,压低声音:“步高峰同学,你来了!太好了!”

“楚风同学,请坐。”步高峰微笑着示意,目光扫过他带来的资料,气感隐约捕捉到那笔记本上散发出的、长期沉浸思考形成的独特精神印记,以及终端运行时微弱的能量波动。

楚风坐下后,迫不及待地打开笔记本,翻到一页画满复杂流体方程和奇特结构示意图的地方。“你看,这是我基于你‘高频振动场催化’的思路,设计的一种简化腔体模型,试图用最低的能量输入,在腔内形成稳定的气流自组织……”他语速很快,手指在图纸上划过,阐述着自己的推导和遇到的难题——主要是能量损耗始终高于理论值,且稳定性差,无法长时间维持。

步高峰凝神倾听,同时大脑飞速运转。楚风的设计确实巧妙,已经触及了利用特定结构引导气流进行低耗散自组织的边缘,这与他操控气流形成稳定形态的本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他不能直接点明能量介入的关键,必须从纯理论和物理结构上给予指导。

他仔细查看了楚风的公式和模型,结合自身操控气流的经验(转化为对流体力学和能量效率的深刻理解),指出了几处可能产生额外湍流和能量耗散的结构细节,并提出了微调边界曲率、优化初始气流入射角等建议。他的指点往往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核心,让楚风茅塞顿开,连连称是。

“妙啊!这样调整,确实能减少边缘涡流!步高峰同学,你对流体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理解太深刻了!”楚风看着步高峰在草稿纸上随手画出的改进示意图,眼中充满了敬佩,“你……你真的不考虑加入我们小组吗?我们太需要你这样的思路了!”

步高峰笑了笑,依旧婉拒:“我现在学业和其他事务比较多,恐怕无法全身心投入。不过,我很乐意像这样,偶尔交流一下想法,互相启发。”他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既能获取信息,又避免过度卷入。

“那也好!那也好!”楚风连忙点头,如同找到了知音,“以后我有什么想法,还能找你讨论吗?”

“当然可以,只要我有时间。”步高峰爽快答应。与楚风保持这种松散的合作关系,正合他意。这次交流,不仅让他对“气”之能量在常规物理框架下的可能应用形式有了新认识,也初步赢得了楚风的信任和依赖。

【通过知识交流与指导,帮助他人推进研究,促进学术探索,符合道德规范,奖励道德积分:15点。】

【当前道德积分:406点。】

积分再次增长。步高峰发现,这种“知识输出”型的善举,积分回报似乎比单纯的体力志愿服务更高。

与楚风告别后,步高峰立刻为参与马教授小组的数据处理工作做准备。他知道,那里是真正的龙潭虎穴,必须万分小心。

“系统,推演我参与马教授小组数据预处理工作期间,保持隐匿、规避探测的最大安全时长及关键注意事项。”他再次动用推演功能,确保万无一失。

【指令确认。推演范围:未来一周(聚焦数据处理工作)。消耗道德积分:35点。】

【推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