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夜已深沉。
天南大学校园褪去了白日的喧嚣,只剩下路灯在秋风中洒下孤寂的光晕。大部分宿舍楼的灯火已然熄灭,唯有几处通宵自习室和研究所还亮着零星的窗口。步高峰没有留在宿舍,也没有去实验室,而是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位于物理学院后方,一个堆放废弃实验器材和旧资料的仓库区。
这里远离主要道路,夜间罕有人至,只有几个监控摄像头默默地工作着。步高峰轻易地避开了它们的视角,如同融入夜色的影子,闪身进入了一间标识着“待报废低危品暂存”的仓库。仓库内堆满了蒙尘的仪器外壳、老旧的示波器以及一些封装好的、标签模糊的化学试剂瓶,空气里弥漫着金属、尘埃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机油味。
这里,是他精心挑选的,进行第一次暗物质驱动尝试的场所。大赛的荣耀和后续的谈判准备暂告一段落,父亲的公司在找到替代供应商并启动法律程序后,也进入了相对平稳的过渡期。他终于可以再次将主要精力投注到自身的修炼上。
“冥感期”的感知已然巩固,那片浩瀚、沉寂的暗物质海,其稳定的流动韵律已深深印刻在他的意识中。但步高峰并不满足于此。感知只是第一步,如同看到了水,下一步,自然是学会如何引水、控水。他要尝试的,正是“暗冥境”第二阶段——“冥驭期”的入门,即驱动暗物质。
他盘膝坐在一处相对干净的空地上,并未立刻开始。而是先默默运转《虚空映照法》,让自己的心神彻底沉静下来,与周围环境的“静”达成共鸣,意识如同平静的湖面,清晰地倒映出那无处不在的暗物质流。
然后,他缓缓睁开了眼睛,目光落在身前不远处,悬浮在一道从破损窗户透进的月光光柱中的,一颗极其微小的尘埃颗粒上。
目标,就是它。
驱动宏观物体目标太大,容易暴露,且消耗必然惊人。从微观入手,是最稳妥的选择。
步高峰深吸一口气,意识不再仅仅满足于“映照”,而是开始尝试“介入”。他集中全部精神力,锁定那颗微尘周围极其微小区域的暗物质流。根据他的理解和推演,暗物质几乎不与电磁力发生作用,但受引力影响。他无法直接产生强大的引力源,但他的精神意念,在《虚空映照法》的加持下,似乎能对暗物质产生一种极其微弱的“引导”或“偏转”效应。
这很难。非常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