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将那份沉重的帛书小心收好,走到嬴政身边,看着他年轻却已肩负起千钧重担的面容,心中百感交集。
他伸出手,轻轻握了握嬴政有些冰凉的手指,低声道:“嗯,开始了。臣…不,是我会一直陪着你。”
无论前路是万丈深渊,还是锦绣坦途。
这一刻,契约既成,赌局已开。
大秦的权柄,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交到了年仅十七岁的秦王嬴政手中。
而他所要面对的,将是吕不韦留下的庞大官僚体系、虎视眈眈的山东六国、以及……一场只许胜、不许败的终极考验!
白纸黑字的赌约,如同一道无形的分水岭,将大秦的朝局,骤然划入了全新的轨道。
自那日起,丞相吕不韦便以“腰伤沉疴,需静心休养”为由,深居简出,不再踏足咸阳宫正殿。
丞相府虽依旧门庭若市,往来公文不绝,但真正关乎国计民生的核心决策权,已悄然转移至章台宫中那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君王手中。
嬴政,这位蛰伏已久的潜龙,一朝得水,便展现出了惊人的决断力与行动力。
他没有丝毫犹豫,也未曾有半分怯懦,如同一柄尘封已久,骤然出鞘的利剑,带着一往无前的锐气,开始了他为期一年半的“准亲政”实践。
接下来的半年光景,咸阳宫乃至整个秦国朝堂,都笼罩在一种高速运转,剧烈变革的氛围之中。
嬴政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大刀阔斧地调整人事。
他并未急于清洗所有吕不韦的旧部,那既不现实,也易引发动荡。
而是采取了精准的“点穴”手法。
他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把持关键职位,却对王命阳奉阴违,或能力平庸、尸位素餐的吕党核心官员。
今日罢黜一个掌管关中粮赋的治粟内史,明日调离一个把持少府器械制造的工师丞,后日又将几个在边境郡县为非作歹、与吕氏门阀勾结的太守革职查办……动作迅捷,雷厉风行。
空出的位置,他优先提拔了一批素有清名,能力出众,且明显倾向于王权的官员。
这些任命,往往是在朝会之上,由嬴政直接提出,根本不给其他大臣反驳或商议的余地。
嬴政言简意赅,态度强硬:“此事寡人意已决,不必再议!”
咸阳宫上空,风云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