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办的事儿实在太多,故而徐达每日恨不能一个人当三个用,回家这种事儿,也已经直接改成了家里人来神兵营探视他了。

当然咯,徐家不止徐达一个人忙,其余众人也都很忙。

徐老汉忙着在老家给祖宗修坟,徐发徐智一面要忙着秋收,一面还要忙着种树。

李氏和周氏也已经商量好了,既然如今也不缺水了,那月月安的工坊还得办起来,反正办织布厂得等到明年,先办个造纸工坊还不容易吗?

当时她们哪怕小打小闹,一月也有二三十两的收入,再说他们也问过大嫂了,大嫂也说这事儿可以办,以后这月月安,可以在仁济堂里头寄卖。

所以妯娌俩一合计,这树还是得种。种树的地方,她们就选在了后山。

于是徐老汉便出面,把后山给包租了下来,答应每年出给村里二十两银子,用来给村里头请先生,凡是村里适龄的孩子,不论男女,可以免费去念书。二十两银子请的先生,那质量就算很不错的了。

虽然以前村民都爱去后山那儿摘点野菜砍点柴,但是大水之后,那后山就塌了一半,也没人再敢上去了,村民们觉得一座没价值的山,换孩子们免费读书,那简直就是血赚啊!!

不同意那都是傻子!还有人暗自嘀咕,这徐家倒是奇怪啊,倒贴赔本的事儿他们没讲,徐家怎么的还会主动要求呢?!

怕徐家想明白了后悔,徐大山以最快的速度拟了契,还特地花了点儿铜钱去县衙里头盖了红戳,这才放下了心。

而徐老汉在拿到这契约的第一时间,便让老三去徐达那儿请了吕道长来,顺便顺了点儿吕道长做废了,正愁没地儿销毁的炸药,在后山一圈拉了红绳,设了炸点,直接把另半座山也给炸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