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坐在炕沿石上,崔老太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大红花搪瓷果盘,往里装了半盘自己炒的南瓜子儿,在这年代已经是极端奢侈的农家零嘴了。
顾老太无话找话,准备寻个切入点:“这果盘我咋看着这么眼熟呢?”
“可不是,老四结婚头一天才想起第二天新人传酒没果盘,还是老头子找邮局的领导借的。后来老四出事,人家可怜我们,就送我们了。”
顾老太一梗,这切入点不对啊。要提崔老四,那她接下来的要说的事可就不合时宜了!连忙嘿嘿笑着,抓了一把瓜子儿,“我瞧着南瓜籽儿也好,自留地种的?”
“害,我们那块自留地可种不出来,是老三家娘家送来的,他们村南瓜特好。”
顾老太赶紧点头,“这倒是,这倒是,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咱们牛屎沟是养不出啥好东西,对了,你听说没?”
“听说啥?”
顾老太挪了挪屁股,“说是新书记说了,咱们牛屎沟不能再种西瓜了,该种粮还是得种粮,不能舍本逐末。”
崔老太叹口气,农民是干啥的?种地的!
种地的对地里能种啥比当官的清楚一百个倍,可他们却没有想种啥就种啥,想种哪块就种哪块的自由,只能听一群屁不懂的人瞎指挥!换谁能有积极性?
那就混吃等死呗!
可他们不能像张大力那样等着吃大锅饭,他们有这么多孩子要养,要上学,以后还要有更好的前途……她必须铤而走险。
两个老太太,免不了又把那新书记骂了一顿。
奶奶的,以前段书记在的时候谁不夸他老人家?现在来个拎不清的,又是劳教又是批斗大会,“听说下星期还得组织忆苦思甜大会,让全公社的农民,脱产参加呢。”
“呸!有那忆苦思甜的时间,还不如捯饬捯饬自留地呢,不去。”
顾老太拍了拍老姐妹的手,“终究是要吃这碗饭的,咱们气话归气话,该去还是得去。”她顿了顿,“他们在外头吃公家饭的倒是不用受咱老农民的苦,我家老三还说让我们地别种了,上城里养老去呢。”
“哟,学章这孝心可真好!”
顾老太作势叹口气,聊了半晌可终于到主题了,“他啥都好,就是老大不小的没个媳妇儿,我这心就放不下。”
“哦?学章工作好,人又长得好,不愁媳妇儿。”她有点尿急,想上厕所了。刚饭桌上那腊猪脚红豆汤多喝了一碗,老半天了憋得慌。
“他啊,眼光挑剔,说是……说是……”
“说啥了?”崔老太从炕沿石上起身,不雅的揉了揉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