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社里对跑长途的司机会有适当补贴,可跟长时间高强度的驾驶比起来,这点补贴微不足道,还不如就在本地休息……司机休息工资照发不误。

所以,他以前还纳闷,老刘不是这样会偷懒的人啊。

现在看来,很有可能,他不是自愿放弃上省城,而是有人不想让他上省城!

采购有油水,负责押运的长途车司机和供货厂家存在利益勾连,他一直都知道。只要不对集体利益造成损失,他也都睁只眼闭只眼。毕竟,他们跑大老远去,厂家送他们两件汽水儿,请他们吃顿饭啥的,也不算多大的利益往来。

可听幺妹说的那么大一包钱,得有多少?至少得几百块吧?

一次几百,从年后开始到现在,五个多月,每个月去三次……不敢想象,他们从中获得了多少利益!

再联想到最近屡屡被人诟病的产品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这是他不能忍的!他现在也是有家有口的人了,试想一下自个儿花钱买的东西,让孩子吃坏肚子还住进医院,他能不气?

那个画面他都不敢想象!

第115章

借到书, 顾三把幺妹留在办公室,他急忙下楼找人,把凡是经由王姓司机押运回来的商品挑选出来, 分门别类各放一间屋, 由专人看守。

他也不亲自动手, 就叫来每一个品类的门市负责人, 让他们一件一件的排查,发现有型号大小、颜色、质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与以前同类产品不一致的,通通挑出来放到一边。

很快,他发现,每三类产品里总有两类是跟以前不一样的厂家。譬如红糖罐头麦乳精,麦乳精在农村地方不好卖, 以前进的还没卖完,所以看不出质量有啥变化,可红糖却早变成了杂糖, 颜色倒是黑红, 可粗糙多了,渣滓也多, 泡出来的水底上总有一层沉淀物,罐头更不用说, 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重灾区!

穿的用的也就罢了,顶多不耐用, 让农民多花点钱罢了,可吃的呢?那可是直接威胁生命,轻则住院,重则有可能丧命的!

顾学章气得腮帮子鼓动,小琴和刘建国带着回访记录本, 小声问:“还,还念吗顾主任?”

顾三咬着牙,“念。”

他们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把有记录的买主都回访了一遍,大多数农民都很乐意退回东西,毕竟钱能一分不少的退到手,还能得到半斤盐巴的“赔礼”,谁不愿意?只是,遇到脾气不好的老头老太,总要骂咧几句。

幸好两个小年轻是整个县社脾气最好最能忍耐,笑脸最好的,要是派别人去,事情还没这么好办呢!

随着他们念的名单,顾三的脸色愈发难看,到最后从鼻子里冷哼一声,“蠢货!”

真真是蠢货!

他们这叫谋财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