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来绿真家的,那就不着急,晚上正好要去看绿真的小侄儿。
牛牛这头在办满月酒,绿真已经在美国游历了大半月,把东西海岸主要大城市玩了个遍,也跟电脑公司谈妥了业务,亲眼见过秋萍四人的学习“场所”——全美最大的电脑配件生产工厂。
人家那一全套全自动的设备,真是看得她眼馋不已。
饶是如此,美国人依然不满足,闹着要时薪,要保险,要福利,要免税……这么高的收入要是放中国人身上,抢破头有的是人干,谁还会闹这闹那?哪怕只是三分之一的工资,也能让大学生争先恐后。
这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国家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不是马六甲海峡,是至少半个世纪!
尤其美国人几乎人手一台的电脑小汽车,各种大型超级市场,衣食住行一应俱全,不用跟售货员打交道,自己选了再付钱……绿真眼睛都绿了,这样方便快捷,甚至“自由”的生活,难怪那么多高知分子削尖了脑袋也要出来!
可以说,没出来之前,崔绿真对自己国家的发展还是挺满意和自豪的,毕竟参照物是她刚有记忆的1970年,可现在?她有种被打击到的挫败感。
不行不行,得加快脚步,让同胞们也过上这样的日子。
美国人没想到,隔着电话线跟他们合作的“企业家”居然是一名年仅二十出头的女大学生,更没想到她来趟美国啥也不要啥也不买,就买了二十台电脑。
据说,在她的国家,电脑还不能上网呢,她买去干啥?
绿真可没心情同他们解释,学校已经开学了,她带上电脑,告别秋萍四人,于一个清晨回到北京。二十台电脑她是这么分配的:她菲菲胡峻每人一台,即将在下个月回国的四名技术人员人手一台,外公一台,爸爸妈妈各一台,皮革厂和几大批发市场各一台,最后一台捐献给华科院电子计算机研究中心。
听说有一小撮科学家已经在研究制造电脑的事儿啦!
也就是在此时,东阳村的电视机厂正式建成,她又贷了一百万款项,购进一批日本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也没挑黄道吉日,第二天就开工上马。
她这一百万还挺曲折的,因为金额太大,前期贷阳城市农商行的还没还清,现在一开口又是一百万,哪怕是顾学章破例出马也没用。
李超英为难的说:“书记咱们第一季度的贷款额度用光了。”您说让咱们上各乡镇企业门口做宣传的,现在客户倒是多了,可也没钱了呀。
顾学章沉吟片刻,“你说,要怎么才能有额度?”
李超英不假思索的说:“财政要有钱。”他现在已经被提拔为农商行副行长,还兼任信贷部主任,靠的完全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