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可崔家人在意的,正是他的年纪,男大女小很常见,女大男小还大那么多,除了崔老太,这十里八乡还真找不出第二个。

“春晖啊,奶知道你主意大,可过日子是经年累月柴米油盐,你能照顾他一时,顾不了他一世啊。”崔老太抹抹眼泪,她当了这么多年娘妻,嫁的丈夫不是丈夫,而是“儿子”。

这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她不想闺女走她老路。

春晖抱着她胳膊,用手帕帮她擦泪,“奶奶放心,这次我一定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第221章

最终, 在绿真和黄柔的劝说下,崔家人还是只能尊重春晖的选择,这么多年的经验证明, 春晖的眼光不会错, 她的选择没问题。

罢了罢了,无论结果如何, 总得让她试试。

虽然过完了1989年的春节, 可去年的“余威”仍然遍布大河口上下。自从去年全国实行价格双轨制以后,物价飞涨, 涨到飞起, 涨幅普遍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

当然,这只是平均值, 对于电视机、收音机、自行车、电冰箱等紧俏商品, 那都是至少百分之五十以上。据说那大街上, 只要看见电视机, 只要能放出图像来,买!

那自行车,只要链条能转,甭管啥牌子, 买!

那电冰箱,只要有冷气,买!

更别说油盐酱醋茶等各类基本生活物资,那都是直接哄抢!

而这样的见东西就哄抢的“繁荣”,对什么市场最有利?

当然是大河集团的批发市场,全国三十几个大型批发市场,盈利是去年的五倍,实现可怕的质的飞跃!

崔绿真觉着, 这真的是”可怕”,她无论怎么想也想不到的飞跃,一开始她也高兴,可慢慢的发现,涨价并非长久之计,说不定还会给经济社会带来难以磨灭的阵痛。

但全国都是一样的形式,她没办法,顾学章也没办法,只能眼巴巴看着。跟他们不一样的是崔顾两家的女人们,为了应对飞涨的物价,她们自发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大量购买生活必需品,譬如几百斤的毛线棉花的确良,用大水缸装的油盐酱醋,但凡街坊邻居们喊一声“要涨价了”,所有女人倾巢而出!

第二种对抗涨价的方式是绿真教她们的——购买黄金制品。因为黄金是国际流行的硬通货,保值。

老崔家的女人们,也不懂什么经济规律,反正绿真说啥就是啥,她说保值那肯定保值,买!她们家最不缺的就是现金,大清早出门,到卖黄金饰品的柜台,买!中途买太多带不回去怎么办?让老二老三开车来拉!

现金买光了怎么办?让老二老三赶紧拿存折取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