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将宇宙空间比作一个容器,暗能量就是这个容器中的水,而太阳之类的恒星、木星之类的行星就像容器里的大轮船与小船,倘若想要在它们之间得到一个安全距离,即引力平衡,只需调节水的密度和彼此的距离,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引力平衡。
星体引力驱动系统的运作机制大概率就是对暗能量的精确调节,再辅助星体距离的调节,从而在星体之间得到一个新的引力平衡。
太阳系的一分为二加速促成了木星向褐矮星的演变进程,只要它的质量增加到触发形成褐矮星的13倍木星质量的临界值,人类将得到一个新的太阳。
可在长达31年的时间里,尽管木星至奥尔特云之间的这条浩大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吸干了奥尔特云内的氢气云团,可木星的质量也仅仅只增长了8.3倍。
8.3倍木星质量距离木星成为褐矮星的最低临界值13倍木星质量相差甚远,更不用说“铺路者”计划中设定的15倍木星质量了。
使木星成为一颗次恒星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
放眼整个太阳系,除了太阳,氢气资源不足以形成1个木星,从太阳系得到氢气云团的途径成了一条死路。
看来,想要达到触发木星成为一颗褐矮星的最低临界质量,必须再获取4.7倍木星质量。
太阳系内已经没有希望了,只能从太阳系以外的系外星系获取了。
可跨越星系的氢气云团运输绝非易事,这是一项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
自木星至奥尔特云之间的那条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开建、运行至今日,已耗费了整整31载。
31年足以让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人变成一个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
31载岁月染白了威尔顿的双鬓,镌刻了他脸上那沟壑纵横的皱纹,佝偻了他那不屈的脊梁,但他仍顽强地挺立着。
作为“铺路者”计划的第一任威慑者,他暂时还不能自然老死,机甲XM1367有关大幅延长人类生命的研究成果被用在了他的身上。
威慑者的身份让他被迫超越了自我的生命界限,他的存活是一种使命和选择,更是一种被迫和无奈。
对他而言,超过人类生命极限的长寿却成了一种痛苦,饱受病痛折磨的同时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那个足以瞬间炸毁火星、引发太阳系星体之间引力重构的大杀器具象成了一个手掌大的引爆器,被他时刻攥在手上,一刻都未放松。
31年来,岁岁如此、日日不曾懈怠。
即使今后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他也必须时刻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坚定且清晰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战略威慑期,作为人类第一个执剑的威慑者,他重任在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