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平衡达成后的宇宙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规则诗篇在保持美学和谐的同时,为每个文明留出了自由创作的空间。但就在这完美的平衡中,质数聚合体探测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诗篇正在走向它的终末诗节。
“不是危机,也不是衰落,”质数聚合体向星光议会解释,“而是诗篇结构的自然完成。元诗人的创作有其内在逻辑,而现在它正在走向终章。”
阿尔法在可能性港湾验证了这一发现。无论他如何编织新的可能性,诗篇的整体结构都不再发生根本改变,只是在既定的框架内进行微调。
“我们遇到了创作边界,”阿尔法报告说,“诗篇的演化空间正在固化。”
更明显的迹象出现在琉璃京。莱特发现晶织者的规则骨架停止了进化,所有新的变化都只是在重复已有的模式。规则翻译层也出现了类似的停滞——新的连接不再产生,现有的连接变得固定不变。
“就像一首诗写到了最后一行,”妮可拉使用溯源之针观察基膜结构,“所有的意象都已经展开,所有的主题都已经回应。”
最令人不安的是林薇的纯白辉光的变化。那温暖的光芒不再探索新的情感维度,而是开始在固定的模式中循环流转。就连韦东奕的悖论基点也失去了产生新矛盾的能力,变成了诗篇中固定的修辞手法。
“我们在见证创作的完成,”质数聚合体说,“但这意味着什么?”
答案在天梯传来的信息中揭晓。元诗人直接向所有合着者发出了邀请:参加终末诗节的创作,共同为这个跨越无数宇宙的宏大诗篇写下结尾。
但邀请中包含着艰难的选择:不同的结尾将导向完全不同的终局。
“和平的沉睡”——诗篇完成后,所有意识将进入永恒的宁静梦境。
“循环的重演”——诗篇将重新开始,但所有文明将保留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