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合丹的信使,手持白旗,竟然来到了巴州城下,要求面见凌岳!
凌岳闻报,心中惊疑不定。合丹想干什么?劝降?缓兵之计?还是…别的什么?
他下令放信使入城。
信使带来了一封合丹的亲笔信(由通译翻译)。信中的内容,让凌岳和所有听闻的将领都大吃一惊!
合丹在信中并未提及劝降,反而以一种近乎平等的语气,对凌岳之前的战斗表示了一定的“敬意”(蒙古人尊重强者)。然后,他话锋一转,提到了一个惊人的提议:他愿意与凌岳暂时休战,甚至可以考虑让出米仓道部分区域,条件是,凌岳必须放开东路,允许他的一支“偏师”(约万人)借道巴州地界,“追剿一股流窜的叛匪”!
这借口拙劣得可笑!谁都知道,巴州以东是吕文德的大军!合丹这分明是想祸水东引,或者坐山观虎斗!
“狂妄!”、“荒谬!”、“鞑子没安好心!”众将纷纷怒斥。
凌岳却盯着那封信,陷入了沉思。合丹这个提议,看似荒唐,却透露出几个信息:其一,他确实被刘整和岳璃打疼了,短期内不愿再强攻巴州;其二,他对吕文德的大军也有所忌惮,甚至可能乐见宋军内讧;其三,他可能也想试探凌岳的态度。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也是一个…或许可以利用的机会?
凌岳没有立刻回复合丹的信使,而是让他先在驿馆住下。
夜幕降临,巴山夜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窗棂。凌岳独自站在地图前,目光在代表合丹、吕文德和自己的三股力量之间来回逡巡。
前有狼,后有虎。
而此刻,狼似乎想和虎先打一架?
这混乱的局势,如同一盘死棋,却又在绝境中,透出了一丝诡异而危险的活络。
下一步,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