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喘息谋发展,暗涌不曾停

“设法打通商路,不惜重金购买。亦可派人勘探本地是否有矿脉,哪怕品质差些,也可应急。”凌岳决然道。火药的持续供应,至关重要。

“刘将军,泸州兵此次作战英勇,伤亡亦重。抚恤赏赐务必及时足额发放,其部需抓紧休整补充,严加操练,不可懈怠。”

“主公放心,刘某省得。经此一战,儿郎们也算见识了血火,活下来的都是好样的!”刘整拱手,语气中带着一丝与有荣焉。经过共同血战,他与凌岳势力的融合更深了一层。

“岳璃,”凌岳看向因伤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的爱将,“‘夜不收’损失不小,需尽快补充人手,加强训练。接下来的斥候战、情报战只会更加激烈。尤其要盯紧合丹大营的动静,看他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还有吕文德军中的那些西方‘巧匠’,他们绝不会闲着!”

“末将已着手挑选新人,伤愈后便亲自操练。”岳璃简洁回应。

安排完军务,凌岳将目光投向内部治理和长远发展。他深知,战争比拼的不仅是战场上的刀枪,更是背后的综合实力。

他再次强调了《告巴蜀军民书》的传播,派出更多人手,将巴州军民英勇抗敌、并击退蒙古大军的事迹广为宣扬,进一步争取川蜀民心,塑造自身“抗蒙中流砥柱”的形象,从舆论上打击史嵩之等人的污蔑。

他采纳冉琎的建议,设立了“军功田”和“抚恤田”,将城外一些无主荒地(因战乱逃亡所致)授予有功将士和阵亡者家属,令其家人耕种,三年内免征赋税。这一政策极大安定了军心,吸引了更多流民前来投靠。

他甚至抽空视察了城内的工匠区,对炼铁炉、弩机作坊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改进意见,虽然只是基于现代知识的皮毛,却已让那些老师傅惊为天人,效率有所提升。他还秘密划出一块区域,由最可靠的工匠负责,尝试小规模地提纯硝石和硫磺,优化火药配比。

然而,凌岳心中最大的牵挂,依旧是凌一。每当夜深人静,他都会进入内室,对着那冰冷残破的躯体,试图用自身微弱的精神力去感知,或者翻阅那些晦涩的羊皮古籍,希望能找到一丝修复的线索。清虚子所说的“机关偃术”和江南西路,如同遥远夜空中的一颗星,渺茫却带来一丝希望。他已秘密派出数批精干人员,携带重金和凌一身上拓印下的部分纹路图案,前往江南西路,暗中寻访可能存在的隐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