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天。
从北方购买来的青壮,已渐渐适应了护卫队的训练。
二十二名青壮。
暂时编成两个班。
由亲卫班班长大门,亲自负责基础训练。
也许是酬劳给得足,也许是战乱之地的百姓不值钱。
这二十二个青壮,居然都识字。
还有两个秀才,八个童生。
晏羽从未提过,买来的青壮要求会读书识字。
一时也搞不懂,陈进打的是什么主意。
管他了!
反正他们都有弟妹子侄,或老婆孩子在阳子窝工坊干活生活。
生在明末乱世。
能读书,能考取功名。
说明大多在战火波及之前,也曾富过。
富过,落魄过,垂死边缘挣扎过。
这种人更好培养,更加忠心。
晏羽让大门负责他们的训练。
就是想带在身边,慢慢扭转他们儒家思想。
为培养成军队中高层将官做准备。
“校长好!”
看到晏羽走来。
这二十二人喊的铿锵有力。
“今天不训话,聊聊天,大家都座吧!”
见晏羽带头席地而坐。
这群新兵蛋子才敢坐下。
“知道大家为什么叫我校长吗?”
“报告!因为我护卫队原于黄龙军校,而校长是军校一校之长,故称为校长。”
“嗯!不错,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职下李森林,汝宁府光山县人。”
“家里情况怎么样了?”
“回校长,父母亲人都被匪兵杀了,只剩下我兄妹三人,在地窖中躲过一劫。”
“哪里的匪兵?你可曾知道?”
“职下不知,只是那匪兵大纛上就一个左字。”
“左字?左良玉?”
“校长知道那左字大纛是何匪兵?”
看着眼眶红润的李森林。
嗯!
要的就是这种兵源,有血海深仇的兵源。
“知道又如何?就咱们目前的实力,别人动动手指头,都能把我们捏死。”
“职下知错了,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额!
这觉悟。
都不用对付乡民的那一套,就直接把自己当死士了。
“你们别误会,我不要你们做死士,我要你们为家人活着,为已故亲人报仇。”
“校长!我们还有机会报仇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一新兵太过激动。
一时都忘了打报告,就起身问道。
“先坐下,有机会的,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不出三年,我定带着你们杀过长江,不管流寇匪兵,终得还债。”
杀过长江!
不管流寇匪兵?
似乎!
很多明白了深意。
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
现在能保住部分家人,保住自己性命,谁还在乎了。
“报告!”
又一新兵请示发言。
“说!”
“校长!我母亲还在汝宁城城外苟延喘喘,职下一辈子不要月俸,职下有个不情之请。”
“北方流民数百万,我实力有限,只能救一个算一个。”
“但在两个陌生人之间选择,我只能选青壮,选择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