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无缝铁管

“因为你们是希望,是我千千万万汉家人的希望。”

“只有我们同心协力,发展壮大,我们才能救更多人,让更多人免于战火之苦,以战!止战!”

那新兵泪珠滑落。

虽说救母心切。

但他也清楚,

母亲是否还存活,他不知。

就算还活着,茫茫人海,也寻找不到。

“职下错了,职下定会好好训练,跟上校长的步伐。”

“觉悟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职下卢同光。”

“卢同光?你还是个秀才吧!”

“在战乱面前,圣贤书就值三个馒头。”

“呵呵!我花十两一人,还是不论男女,不论大小都是十两一人,他们却只给三个馒头。”

“奸商误国,西乡大米才500文一担,可是!汝宁府要二两一担,乱兵到来之时,更是有价无市。”

“误国?奸商还没这个实力。”

“请校长明示!”

“价格跟供给有关,是掌握供给之人抬高的价格。”

“可粮食不还是商人供给吗?不是商人掌握供给权吗?”

“商人能左右国家政策?商人能摆脱官府控制?商人不过是既得利益者们的爪牙。”

“职下还是不懂!”

“我且问你,你们汝宁府的流寇从哪来?匪兵从哪来?”

“流寇自甘肃闹事,后经陕西进河南,匪兵一路追击流寇,养寇自重,趁乱敛财。”

“王二、高迎祥之流,就靠几百人,能一口气击穿半个大明,还越打越多?”

“他们就是神兵天降,也做不到吧!”

“因为流寇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活不下去的百姓。”

“他们没有田地,没有钱财,更有甚者,落脚的茅草屋都没有。”

“此时!流寇一来。”

“流寇打官府,杀地主士绅,给这群人一口饱饭吃。”

“哪怕这饱饭只有一顿,穷苦百姓也会趋之若鹜。”

“毕竟!他们没有田地,没有家产,甚至都没有亲人,需要他们去守护,需要去用命守护。”

“所以!流寇只会越剿越多。”

“只要目前田地现状、赋税现状不改变,剿灭了高迎祥,还有李迎祥,还有王迎祥。”

晏羽这别具一格的分析。

惊讶到了一众新兵。

他们之前对流寇匪兵的看法。

都站在自家立场考虑。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听到底层百姓的立场分析。

也对!

底层百姓。

即使过得再困苦,他们也没法发声,也没法总结问题。

当然!

晏羽特意撇开天灾,外祸等因素。

毕竟!

护卫队现阶段的矛盾对象。

必须得是地主士绅,得是官僚权贵。

太平岭军营。

这是刚筹备建设的军营。

确认铜鼓营即将攻打西乡。

太平岭的位置,就显得格外重要。

虽说进出西乡还有仁乡、上崇乡几条小路。

但那些小路知道的人少不说。

且那些小路崎岖,很多路段只能勉强一人通行。

所以!

守西乡就得先守太平岭。

只要太平岭在手。

任他铜鼓营来多少官兵,有多少大炮。

都只能望岭兴叹!

原本正热热闹闹在修建的太平岭军营。

突然!

三十多名护卫队开路,踏足太平岭。

将所有工匠师傅,都驱赶出太平岭军营。